两会声音|数字时代浪潮袭来,中小企业将如何调船头?全国政协委员蒋颖的建议是……
2025-03-09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文、图

都说船小好调头。当数字化的大浪袭来,身处时代浪潮中的中小企业如何顺势而为,迎浪而上?这是全国政协委员、德勤中国主席蒋颖带到今年全国两会上的话题。

在她看来,中小企业谋求发展,积极寻求数字化转型是绕不开的路。“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是一场关乎生死存亡的较量。”

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面临诸多挑战

我国5300多万户的中小微企业贡献了我国60%以上的GDP和80%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这是什么概念?蒋颖认为,事实上,中小企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在数字化变革中,这些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成效直接关系到国家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构建进程。

话虽如此,但蒋颖在调研后发现,当前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仍然面临资金压力、转型意愿不足、数字化人才短缺、标准化解决方案难形成等挑战。

原因是多方面的,蒋颖介绍说,对于中小企业而言,数字化转型并非简单的软件升级,而是一项涉及经营模式、生产流程、供应链管理等全方位的变革。中小企业日常运营的资金压力大,转型初期的高额投入成为许多企业望而却步的主要原因。此外,中小企业所处行业赛道较分散,数字化需求千差万别,难以形成标准化的解决方案。最后,人才短缺也是阻碍中小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的一大难题。数字化人才不足,再加上企业内部缺少具备数字化能力的管理者,导致转型推进困难,数字化水平难以有效提升。

“我认为,破局的关键在于多方协同,比如通过优化金融支持、树立数字化示范企业和助力中小企业吸引数字化人才等方式破解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难题。”蒋颖建议,首先,可通过优化金融支持,降低企业数字化转型成本。政府应强化《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宣传,引导企业关注地方财政贴息政策,鼓励申报数字化转型项目贷款贴息。建议拓宽资金渠道,推动金融机构开发专项信贷产品,落实税收优惠,将合规的数字化转型费用纳入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范畴,减轻企业负担。发挥政府采购引导作用,优先选择数字化程度高的中小企业产品和服务,激发企业转型积极性。

她的第二个建议是通过树立数字化示范企业以及推广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方式助力转型。支持行业龙头和链主企业开展3-5年数字化转型计划,为上下游企业提供可复制方案。主动牵引相关配套中小企业,构建数字化转型产业链协同平台,自下而上带动企业共同转型。发布中小企业人工智能应用指引,明确人工智能应用的主要模式和典型路径。支持开源人工智能项目提供训练框架和开源代码,引导中小企业参与开源项目,降低人工智能部署开发门槛。鼓励建设行业数据集,为中小企业提供用于人工智能模型训练的高质量数据。

“有关部门可通过加强数字化人才培养,助力中小企业吸引数字化人才。”蒋颖认为,办法总比困难多,比如可以推动高校、科研机构与中小企业深度合作,通过联合研发、定制化培训等方式,精准提升员工数字化技能。优化培训服务,开发适合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课程,提供线上线下结合的培训。由政府联合高校及头部企业制定数字化转型人才评估标准,发放职业资格证书,鼓励从业热情,为人才培养提供方向。

加强对中小企业出海的精准性、系统性服务

“尽管中小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仍面临诸多挑战,但这条路已成为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蒋颖指出,只有政府、企业、金融机构、教育机构等多方联动,才能为中小企业插上数字化的翅膀,在新一轮产业变革中赢得先机。“我相信,随着政策扶持力度的加大、行业示范效应的增强以及人才培养体系的完善,中小企业的数字化升级步伐将进一步加快,进一步赋能和推动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此外,她还提到了中小企业的出海战略。“随着‘走出去’步伐的不断提速,中国出海企业的全球布局正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上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但是,地缘政治紧张和国际技术竞争导致企业出海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加,这对中国政府完善对外投资促进和服务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她的观点是进一步完善对外投资促进和服务体系,提升对中国企业境外投资活动的支持力度。“建议商务部持续完善中国对外投资体系建设的支持性和服务性,会同东道国驻外经济商务处助力企业提升海外风险防范和合规管理能力;驻外经商处推动海外中企商会与更多市场化国际资源开展合作,提升企业在出海深水区的持续经营能力;工信部会同各省市中小企业主管部门汇集各方资源,进一步强化与服务机构、中小企业间的协同联动,加强对中小企业出海的精准性、系统性服务。”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文、图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