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安有了首个园区版“周末宝宝屋”,跨界联合推动生育友好
2025-03-09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

幼儿的饮食怎么搭配才能营养均衡?宝宝经常揉眼睛是怎么回事?体质较弱,动不动就生病该怎么办?这些问题像一团团迷雾,让幼儿的家长们焦虑又迷茫。

正在举行的全国两会上,有代表委员提到了打造生育友好城区。3月9日,由静安区教育局、卫健委、妇联与上海市北高新集团联合主办的“活力宝贝联动营,医养结合健康行”——静安区0-3岁科学育儿指导活动春日篇拉开帷幕,并推出了数个全市首推的举措。比如精准对接区域内年轻父母群体在婴幼儿营养膳食、体质调理等方面的迫切需求,通过搭建“教养医”三位一体的服务平台,为1000余组家庭破解育儿难题。

又如,作为上海“宝宝屋”的诞生地,以及首个实现街镇“宝宝屋”全覆盖的城区,继全国首创“宝宝屋”,并将其服务延伸至社区、商圈之后,静安区首次将托育服务延伸至产业园区,诞生了首个位于园区的“周末宝宝屋”。

“周末宝宝屋”正式揭牌

为园区家庭提供临时托育服务

市北高新园区里有许多高新科技企业,如果遇到员工周末加班,宝宝无人照看成为一大痛点。

开幕式上,静安区首次将托育服务延伸至产业园区。随着静安区教育局、市北高新园区与民办格林新蕾市北幼儿园联合打造的“周末宝宝屋”正式揭牌,为园区内职工家庭提供便捷的临时托育、亲子活动及育儿咨询服务。

据了解,这个只在周末开的宝宝屋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就位于民办格林新蕾市北幼儿园内,毗邻市北高新人才公寓。

静安区教育局学前教育科科长华婷介绍说,一旦有临时托育的需求,园区白领们可以预约宝宝屋。“可以说,市北‘周末宝宝屋’的成立,聚焦满足园区内职工的科学育儿需求的重点,破解周末婴幼儿照护服务空白的难点,打造‘静安模式’专业托育服务的亮点,营造儿童友好的生态环境。”

对园区来说,这也是优化园区营商环境的一种举措,可以吸引更多高素质人才,助力园区“宜居宜业”生态闭环。

此次,静安还推出了“小静育儿随身包”,在华婷看来,这堪称科学育儿领域的创新之举。随身包深度依托大数据技术,记录每一场科学育儿活动(涵盖运动、认知、社交等多个维度)中0-3岁婴幼儿的每一个精彩瞬间和每一次表现;通过对活动数据的整理与分析,初步勾画婴幼儿的成长轨迹图,让0-3岁婴幼儿在活动中的发展“看得见”。

值得一提的是,“小静育儿随身包”创新性地实现了“教”与“医”的联动。后续,随身包将可以记录婴幼儿的生长发育数据,为科学育儿提供数据支撑;也将逐步融入中西医相关理论知识,如根据四季变化和婴幼儿的身体状况,提供个性化的饮食食谱和教授小儿推拿技巧等,全方位守护婴幼儿的健康成长。

众所周知,新妈妈可以到“随申办”上预约科学育儿的指导。今天,静安又在全市创新升级新增了“孕妈呵护”专项服务。这意味着,准妈妈在孕产期就能获得科学育儿指导,这一做法积极回应了“出生一件事”和教养医结合理念的创新实践。

华婷介绍说,孩子出生后,家长即可一键预约参与全区范围内的科学育儿活动,确保资源获取的零时差,从而保障了科学育儿服务的连续性和便捷性,有力推动了上海市托育服务的数字化转型场景优化。同时,外籍(港澳台)公益活动注册通道开通,作为国际静安,未来,外籍家庭、港澳台家庭只需通过“随申办”完成实名认证,动动手指,就能享受区域内0-3岁婴幼儿育儿服务。

全市首创“教养医”联盟

打造育儿服务“静安样本”

静安还在全市首推0-3岁婴幼儿“教养医”研究联盟,该联盟由教育部门牵头,多方协同,汇聚“教育”与“卫健”的专业力量,用更加科学、专业的指导共同促进区域内0-3岁婴幼儿的生长发育。联盟由五家成员单位组成,分别是:静安区早期教育指导研究中心、静安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上海市中医医院、上海市市北医院、静安区妇幼保健所。

各成员单位将在2025年度科学育儿指导活动中分批推出“五大服务菜单”,涵盖了包括教育部门牵头的“成长轨迹护航计划”“依恋关系培育工程”服务项目,基于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优化科学育儿指导推动婴幼儿早期干预和潜能开发;医疗部门牵头的服务项目“中西医协同健康管理”“精准营养促进计划”“生命早期1000天守护行动”,结合中医理念和现代医学,从孕期就给予科学育儿支持,为宝宝的健康孕育与成长提供全流程的保驾护航。

现场,主办方还精心打造了四大特色体验专区,让家长与婴幼儿在亲身体验中感受科学育儿的魅力。

比如在“医学大讲堂”,上海交大医学院儿科医学高级讲师张静芬现场演示婴幼儿气道异物急救操作,向家长们传授关键时刻能救命的“黄金四分钟”急救技能,帮助家长掌握应对突发状况的正确方法,为婴幼儿的健康保驾护航。又如在“健康小卫士”活动区域,摆放着各类可爱的人体模型和色彩鲜艳的健康知识卡片。宝宝们在专业老师的引导下,好奇地探索着身体的奥秘。不远处的“美味小餐包”制作区散发着阵阵麦香。宝宝们系上小围裙,在家长的协助下,认真地揉着面团,了解食物的制作过程,培养了对烹饪的兴趣。

静安区教育局局长邱中宁介绍,静安区教育局将持续深化“政府主导+专业支撑+社会参与”模式,在推进托育服务扩优提质进程中持续创新、系统性破题,通过延伸服务网络,推动覆盖全区14个街镇的科学育儿指导“六进”服务升级;落实教育与医学的创新联动,构建“教育—养育—医疗”三位一体的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同时深化“随申办”平台功能应用,优化家庭需求动态响应机制,形成精准化育儿服务推送与供给。

静安区教育党工委书记余文君告诉记者,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发展托幼一体服务,增加普惠托育服务供给。作为社区托幼“宝宝屋”的诞生地,静安区教育系统以党建引领,多方协同,今年将集中力量推进托幼一体服务的普惠化发展,除了增加托位,最重要的就是整合全区资源,实现教、养、医三者的结合,为幼儿父母科学育儿提供全流程、全方位的指导与服务。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