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剧《彩虹的尽头》中国首演,叩问娱乐工业的残酷法则
剧照 王犁/图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冷梅
由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制作出品,英国导演保罗·加林顿执导,焦媛、刘炫锐、张玮伦、刘啸尘联合主演的舞台剧《彩虹的尽头》于3月14日晚在上海茉莉花剧场迎来中国首演。这场交织着戏剧张力与音乐诗意的演出,不仅再现了好莱坞传奇巨星朱迪·嘉兰的璀璨与破碎,更引发了现场观众对艺术、人性和时代的深度思考。演出谢幕时,剧场内掌声雷动,甚至有观众热泪盈眶感慨道:“表演、音乐与情感共振的力量,让人仿佛触摸到了朱迪灵魂深处的光与痛。”
《彩虹的尽头》聚焦于1968年的伦敦——彼时的朱迪·嘉兰虽仍以天籁之音征服舞台,却深陷药物依赖、债务危机与精神困境的多重漩涡。剧中,镁光灯下的她时而以《飞越彩虹》唤醒观众对《绿野仙踪》少女时代的集体记忆,舞台与现实的割裂,恰如其分地诠释了“明星”身份的双重枷锁。16岁的朱迪凭借《绿野仙踪》跃升一线红星,却在好莱坞造星机制中逐渐迷失自我。
作为英国编剧彼得·奎尔特的国际成名之作,《彩虹的尽头》自2005年在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首演后,足迹遍布世界各地主要剧院,累计收获4项“劳伦斯·奥利佛奖”提名及3项“托尼奖”青睐。
该剧始终在以尖锐的笔触叩问娱乐工业的残酷法则。2019年该剧本改编的电影《朱迪》斩获多项大奖和提名,更让原作IP焕发新生。此次中文版作为中国首演登陆上海,创作者也充满期待——“朱迪的困境从未过时,当流量与资本裹挟艺术,每个时代都需要这样的警世寓言。”
为呈现出原作的戏剧厚度,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特邀曾经合作过《危情十日》《死神与少女》《艺术》三部作品的英国导演保罗•加林顿执导。从剧本打磨到音乐编排,再到舞美呈现,每一个细节都力求完美,只为将朱迪·嘉兰最真实的一面呈现给观众。
女主角朱迪·嘉兰由香港舞台剧领域的标志性人物焦媛饰演,她不仅精准捕捉了朱迪标志性的嗓音、姿态和舞台魅力,更深入挖掘出了这位传奇巨星内心的脆弱与挣扎。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演员刘炫锐将米奇·迪恩斯的复杂性演绎得淋漓尽致,既展现了作为朱迪最后一任丈夫的温柔与支持,又揭示了他在朱迪生命最后阶段的无奈与自私,既令人同情又引人深思。
演出还采用了现场乐队的表现形式,乐队将朱迪·嘉兰的经典曲目赋予了新生命力,爵士乐的即兴自由与剧情的起伏相融合,让观众置身于1968年的伦敦演唱会。
《彩虹的尽头》不仅仅是一部致敬好莱坞巨星朱迪·嘉兰的传记类舞台剧,更是一曲献给所有在人生舞台上寻找自我的灵魂的赞歌,正如朱迪·嘉兰演唱的《飞越彩虹》所说:“在彩虹的彼端,总有一个地方,能让疲惫的灵魂找到归宿。”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冷梅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