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社区里来了一群大学生,杨浦力促青春力量激活社区治理
2025-03-23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

由杨浦区委社会工作部指导,杨浦团区委与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主办的“青暖社区·大学生助老”志愿服务系列活动第一场“旦YOUNG春晖 暖流同行”复旦×杨浦大学生进社区服务活动3月22日在江湾国际公寓东广场拉开帷幕。73名复旦、上理学子共同走进社区,把各类便民服务送到了居民“家门口”。

  ※  修电脑、教养花,青春温度浸润社区角落  ※  

健康咨询、家电维修、花期科普……当天,一群身穿绿色志愿马甲的大学生来到江湾国际公寓东广场摆起了摊。

“我这台老笔记本开机太慢,能帮我看看吗?”在“码上修好”义诊摊位前,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和上海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的志愿者们接过电脑,熟练地清理起了磁盘,随后还贴心地帮这位居民重装了系统。

这个过程也吸引了不少有相同需求的居民驻足。“我家的电子体温计坏了,我要让这几位小伙子帮我看看。”“我家空调遥控器好像也不那么灵敏了,我要回家拿过来!”

对于复旦大学计算机学院的研二学生许俊豪来说,这样的阵仗他是第一回碰到。许俊豪说,这些居民有些和自己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年龄相仿,看到他们就会觉得非常亲切。如今能用自身所学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遇到的小问题,他倍感荣幸。

一旁,“节气花语趣味选”摊位也是人气不俗。只见复旦大学大气与海洋科学系的学生们将气象数据与花卉养护结合,教老人根据温湿度调整浇水频率。“清明前种月季,谷雨时播向日葵,原来天气预报还能这么用!”领到花苗的阿姨迫不及待地拿起手机拍起了照片。

  ※  防AI诈骗,破除老年与智能设备间的壁垒  ※  

“高压138,低压85,阿姨您血压控制得不错!”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健康管理志愿服务摊位,志愿者们正在为每一位前来咨询的居民提供着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居民高女士便是其中之一。

因为先前自己有高血压病史,她便一直用药物控制,如今听到志愿者的这番话,高女士心里的“大石头”也算暂时落了地。“志愿者们仔细询问了我的病情和一直服用的药物,还给我提供了一些运动、饮食等方面的小建议,我感觉真的很温暖,希望以后这种活动能更多一些。”

室外氛围热烈,室内科普区域同样如火如荼。现场,来自复旦大学大数据学院的志愿者们正在向老人们介绍一款血糖管理App。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其功能,他一边讲解一边演示,全力破除老年人和智能设备之间的使用壁垒。

“功能很齐全,不但能测血糖,有事还能问问医生。搭配上移动智能血糖仪配套,您在家测量血糖,您的儿女在外也能随时关注父母健康……”在志愿者的指导下,一位阿姨成功掌握了这个App的使用方法。

如何守护好老年人的“钱袋子”?为了切实提高社区老年人的防诈骗意识,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云翼讲师团的青年讲师们为大家深入浅出地讲解着AI变脸背后的“秘密”。

台下,二十余位老人戴着老花镜,听得津津有味,还不时讨论几句。记者看到,在科普间隙,一位阿婆掏出手机走到志愿者面前,指着一条未读信息问:“小姑娘,这种说快递丢了的短信是不是骗人的?”在志愿者的帮助下,阿婆成功屏蔽了此类号码,将被骗的风险降至了最低。

此外,杨浦公安分局的民警们也受邀来到现场,同步开展反诈主题宣传。他们还原了“保健品诈骗”“冒充公检法”等常见诈骗套路,用生动的案例和直观的道具,让老人们学会如何防范诈骗。

  ※  高校+社区融合新实践,青春力量激活社区治理  ※  

“从课堂走向社区,知识才有了真正的温度。”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顾宁表示,此次活动既是学校专业实践的延伸,更是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生动课堂。希望这些年轻面孔为居民带来的不仅是服务,还有温暖与希望。

近年来,杨浦区以“杨浦暖流”为纽带,全力构建覆盖全面、协同高校的志愿服务机制,推动高校资源与社区需求精准对接。此次活动作为“青暖社区 大学生助老”志愿服务项目的首场,日后将走进更多小区,让更多居民享受到便民服务的快捷,感受到大学生的青春活力。

下一步,杨浦区委社会工作部也将持续打造“杨浦暖流”志愿服务项目体系,抓好“协同、赋能、共创”三大关键词,继续推动高校合作,构建起具有杨浦特色的“暖流网络”,为建成“暖流涌动”的志愿之城贡献力量。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