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岁消费群体占比近半,长宁发布全国首个区级“青春经济”白皮书
2025-04-01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嘉音 

3月31日,全国首个区级青春经济发展白皮书——《长宁青春经济发展调研白皮书》正式发布。该白皮书基于大数据调研,对“青春经济”的定义、内涵、发展规律、行业领域及未来潜力等展开探索,为青春经济的繁荣发展提供了有益尝试。

  ◆  上海分布8个青春经济集聚区  ◆  

如何定义青春经济?《白皮书》定义青春经济(youth economy),为面向年轻人提供产品或服务,由年轻人主导创业或经营,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产业构成的一系列经济活动的总和。当前,青春经济以体验型业态、新消费零售等为核心经营模式,涵盖但不限于餐饮、咖啡、香氛、宠物、二次元及周边、疗愈、文创、运动游戏、潮玩、创意体验文体展赛事等领域。

上海的青春经济集聚区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内,主要涉及8个区域,分别为五角场大学路、江宁路-陕西北路、巨富长、愚园路-上生新所-新华路、天山-仙霞-古北、武康路-安福路、淮海中路-南昌路-思南路、世纪大道。同时,在特定青春经济业态聚集的商业载体,如潮牌特色的TX淮海、二次元特色的百联ZX和静安大悦城、电竞特色的ESP主场,夜生活特色的INS新乐园以及由创邑、锦和、德必等沪上知名园区品牌经营的文创类园区也有较为繁荣的青春经济点状分布。

长宁区青春经济的发展脉络与上海全市的节奏基本同频。长宁区目前已经在愚园路-武夷路-硅巷以及新华路、上生新所,和天山-仙霞路商圈等的街巷或园区深处广泛形成了青春经济特色小店的集聚片区。

  ◆  核心消费群体集中于19-34岁  ◆  

就年龄分布而言,19-34岁的青年人是长宁青春经济集聚区的核心消费群体,占比高达49.05%,明显高于非集聚区的45.81%。其中,19-24岁人群占比为9.67%(非集聚区为8.88%),25-29岁人群占比18.93%(非集聚区为16.79%),30-34岁人群占比 20.45%(非集聚区为20.14%)

另一方面,面向年轻消费群体开展商业经营,青春经济的从业者大多也以年轻人或是熟悉青年文化的群体为主,他们扎根于青年文化,并成为青年文化的有效传导者。他们大多出生于1980年后,以90后和95后为主体,年龄集中分布于25岁至35岁,基本不超过45岁。

《白皮书》显示,不少青春经济主理人在创业前曾有在外资企业、平台型互联网公司、商业地产与零售、投资、咨询、广告等行业的从业经验,对经营一家店铺有专业知识的积累,也具备管理创业团队的综合经验。同时,他们还更主动与街区运营方等专业团队积极交流,从专业的市场和行业分析入手,把控自身的经营风险。

  ◆  餐饮业态为主导约占44.72%  ◆  

长宁区青春经济呈现多元化的业态结构,以餐饮、生活服务、零售为主导,文化创意和综合体验业态为特色补充。

从整体占比来看,餐饮业态约占44.72%,涵盖特色餐厅、咖啡茶饮、烘焙、酒吧等,在各类商圈及街区中占据主导地位。生活服务业态占比约19.73%,包括运动健身、美容美妆、民宿等多样化业态。新零售业态占比约13.19%,以服饰买手店、香氛产品、家居饰品等为主。文创及综合体验业态占比22.36%,涵盖文化演出、新奇体验、手作工坊等,共同构建了富有创新活力的商业生态。

值得注意的是,青春经济的业态分类呈现出显著的跨界融合特征。不少商户采用复合型经营模式,如买手集合店往往横跨服饰、美妆、香氛等多个品类,同时融入咖啡茶饮等体验性服务,打破了传统的行业界线。

从经营周期看,形成了一定的品牌积累与稳定客群、经营时间超过五年的老牌店铺占比27%,而开业时间不到一年的受访店铺占比略高,达到32.9%。

从经营能力看,接近一半的受访经营主体处于小规模经营阶段,月均营业额在3万元以下,其中约29.6%的月均营业额在1-3 万元之间;展现出较强经营能力、月均营业额超过10万元的经营主体占比总计约22.6%。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嘉音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