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不粘锅真的不粘?市消保委测评这20款
2025-04-08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秦春

随着生活方式的转变,不少年轻人逐渐告别外卖依赖,转而探索烹饪乐趣。对于新手而言,一款出色的平底不粘锅无疑是厨房中的得力助手。然而,面对市场上琳琅满目的不粘锅产品,消费者在挑选时往往陷入纠结:究竟哪款不粘锅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不粘”?

4月8日,记者从上海市消保委获悉,市消保委测评了共20款平底不粘锅。结果显示,其中6款样品在煎炒鸡蛋和挂浆肉丝等日常烹饪场景中表现较好,给消费者提供了参考。

  19款样品通过最新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检测  

市消保委通过电商平台和线下商超购买了共计20款平底不粘锅,包含5款特氟龙涂层锅、5款麦饭石(色)涂层锅、5款陶瓷涂层锅以及5款宣称“无涂层”的不粘锅。样品单价在105元至619元不等,样品尺寸在26-28cm,重量在1.43g-2.35千克。

市消保委对20款样品的杂质元素、合金元素、全氟辛酸PFOA和全氟辛基磺酸PFOS类化合物进行了测试,发现有19款通过了2024年9月实施的强制性国家标准GB 4806.9-2023的检测,仅1款标称商标为BRK的样品铝元素迁移量实测为2.5mg/kg,超过该标准要求的1 mg/kg限值,企业表示其产品生产日期为2023年3月,在新国标发布之前,执行旧国标,而旧国标对该项指标无相关要求。

试验中发现,部分样品销售页面宣称“无化学涂层”“无氟涂层”,甚至直接宣称“无涂层”“0涂层”。经试验,在个别宣称“0涂层”的样品中仍然刮出了涂层粉末,虽在安全测试中未发现问题,但其材质表述的准确性值得商榷。

耐磨性是影响不粘锅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随着翻炒、擦洗次数的增加,锅具磨损不可避免,涂层脱落的风险也会增加。市消保委对19款通过安全测试的样品分别使用百洁布循环摩擦锅面15000次,均未暴露基材;当摩擦累积到30000次时,仅2款出现基材暴露,17款耐磨性较好。

  6款样品在煎炒鸡蛋和挂浆肉丝时不粘表现好  

不粘性是不粘锅区别于其他锅具的主要特性,也是消费者选购的最主要需求。市消保委通过模拟烹饪场景,使用鸡蛋和挂浆肉丝这两种食材测试了19款样品的不粘性能。

结果显示,所有样品初次煎蛋时均能丝滑取出鸡蛋且不留任何残渣,达到I级不粘水平。考虑到长期使用后锅具的不粘性可能会减弱,市消保委使用了耐磨测试后的样品再次煎蛋,发现所有样品在15000次摩擦后均能维持I级不粘,30000次摩擦后有11款维持I级不粘,6款出现鸡蛋残渣,但轻拭即可去除,降为Ⅱ级不粘,2款残渣难以去除,降为Ⅲ级不粘。

除了煎鸡蛋,许多消费者在翻炒挂浆肉丝时也曾遇到过粘锅情况。在面对此类具有挑战性的食材时,这些不粘平底锅表现如何呢?结果显示,有11款样品在初次翻炒挂浆肉丝时能顺滑不粘,余下样品存在不同程度的粘锅情况。综合来看,有6款样品在煎炒鸡蛋和挂浆肉丝时不粘表现好。

中式烹饪需要颠锅翻炒,这看似简单的动作对锅具手柄来说也是一场性能考验。市消保委对通过安全性测试的19款样品进行了手柄性能测试。发现11款样品经电磁炉或燃气灶加热后手柄温度均低于40℃,牢固性均较强,17款抗扭表现好。

烹饪过程中手柄发烫,尤其是金属手柄发烫也是很多消费者关心的问题。手柄表面温度测试评估了加热锅具时手柄表面的最高温度。样品中有2款为金属手柄,其余均为塑料材质。市消保委采用电磁炉和燃气灶两种加热方式,电磁炉加热方式下手柄表面温度在40℃以下的有16款,燃气灶方式下有11款。综合来看,有11款样品在两种加热方式下手柄表面温度均低于40℃,消费者在使用时不会感觉过烫。

手柄牢固性测试和抗扭强度测试分别评估手柄在受到垂直方向的力和扭转力作用时的稳定性。测试显示,19款样品手柄牢固性均较强,有17款抗扭表现较好。另外,所有样品均通过了无油烟测试。

市消保委还邀请消费者志愿者对样品外形、轻便性、握柄舒适度等方面进行感官评价。

  ==  消费建议  ==  

市消保委建议消费者按需选购产品。如果需要经常煎炒且有颠锅习惯,可以挑选重量较轻、锅身较深的炒锅类产品。同时在选购时应当注意查验标签与产品。优先选购执行GB 4806.9-2023最新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产品,锅具表面应光滑、无气泡、无裂纹,手柄无松动情况。

其次,使用时应避免尖锐器具剐蹭。使用涂层锅时,应配合使用木制或硅胶锅铲,避免锐器剐蹭,避免经常烹饪有坚硬棱角的食材。涂层有损应及时更换。

最为重要的是,要注意用火安全。切勿大火干烧空锅,长时间明火加热时,注意火焰不要超过平底锅底部,火焰过大会导致手柄温度过高,防范烫伤风险。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秦春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