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时评|“生活小妙招”,小心有毒
2025-04-08 时评

青年报·青春上海评论员 陈嘉音

我真的服了,到底是谁在教用抗生素除菌啊?

最近,短视频平台上出现大量教人用阿莫西林拖地、洗头、清洁洗衣机的视频。这些视频中,主角常以“亲测有效”“奶奶传的秘方”为噱头,宣称“加抗生素能彻底杀菌”。更令人担忧的是,评论区里不少人表示“已经试过”。这种将抗生素当“清洁神药”的行为,不仅缺乏科学依据,更可能带来严重的公共卫生风险。

世界卫生组织(WHO)早已将抗生素耐药性列为全球公共卫生十大威胁之一,随着耐药性在全球蔓延,抗生素越来越不起作用,导致感染更难治疗和死亡。国内专家也表示,滥用抗生素可能引发过敏、耐药菌滋生。

从“绿豆治百病”到“抗生素洗头”,每隔一段时间,伪科学总能改头换面卷土重来。这些视频的流行,本质上是科学教育缺位与流量至上意识共同作用的结果。

我们知道,这背后肯定少不了平台算法推波助澜。因为短视频平台往往优先推送“猎奇”“颠覆常识”的内容。带有“祖传秘方”“生活妙招”标签的视频,因能引发好奇而获得更多流量,形成“越离谱越火”的恶性循环。

从另一方面来看,这次抗生素事件和以往“一眼假”的伪科普不同,这回中招的很多都是年轻人。

此前,浙江大学社会医学与全科医学研究所曾经开展过大学生使用抗生素样本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普遍缺乏常见抗生素合理使用知识。60%或以上的被调查大学生抱有“抗生素对治疗病毒感染有效”“患流感时使用抗生素会好得更快”“病情一旦好转,应该立即停止使用抗生素”等错误认识。

有一个场景我们都非常熟悉:一人拿药全家三代人吃。比如家里某个人感冒了,就直接从药箱,或是服用此前家庭成员没吃完的药。但是很多人不知道,一个疗程的抗生素需要患者吃完。你看,抗生素的滥用包含了方方面面的原因,公众对于抗生素的误区、医疗机构抗菌药物管理不到位、监管的缺失等等,是长期作用下的结果。所以当评论区出现“亲测有效”的误导时,普通人就更容易盲目跟风。

在网上如果遇到没有常识的人,我们经常会戏称他是“九漏鱼”(九年义务教育漏网之鱼)。可当我们没有认真遵循医嘱,或者是自以为是地开始听信各种“小技巧”时,又何尝不是另一种形式的“漏网之鱼”?

2024年9月,《柳叶刀》发布的最新研究显示,2021年全球直接死于抗生素耐药性的人数约为114万人,另有471万人的死亡与抗生素耐药性有关。预计到2050年,全球每年将有822万人直接或间接死于抗生素耐药性。

当治病救人的抗生素沦为“清洁剂”时,我们失去的不仅是对药物的敬畏,更是守护健康的最后防线。阻止这场闹剧,需要平台、社会和每个人的共同行动——因为下一次这样“生活小妙招”害的可能就是你我的家人。

​青年报·青春上海评论员 陈嘉音

编辑:陆天逸

编审:陈晓培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