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保护新质生产力,上海护航法治化营商环境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郭颖/文、图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今天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上海法院知识产权审判白皮书(2024年)》,通报了2024年上海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新质生产力发展典型案例,主要聚焦保护科技创新成果。虹口区检察院发布了《网络直播营销选品与品控管理指引》,宝山区交出了“检察院驻市场监管局”保护知识产权一年成绩单。
▍ 2024年上海法院受理各类知识产权案件47388件
白皮书指出,2024年,上海法院受理各类知识产权案件47388件,审结52061件,同比分别下降28.3%和11.8%,审判质效稳步提升。截至2024年底,54个知识产权案例入选人民法院案例库,数量位居全国前列。一年来,上海法院着力加强关键技术领域创新成果司法保护,共审结侵害专利权、技术秘密、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等技术领域侵权纠纷案件5272件,审结涉AI技术、电商直播等数字经济案件2310件。
上海米某游影铁科技有限公司系《崩坏:星穹铁道》游戏的运营方,并获得游戏著作权人的许可取得使用和维权权利。该游戏自上线以来在全球游戏市场引起热烈反响。米某游公司在运营中,每隔一段时间进行版本更新,新增角色、场景、剧情、活动等内容,以保持游戏关注度和产品活力。
这些内容会提前进行内测。为此,米某游公司及其关联公司招募了包括陈某在内的多名玩家参加内测并签订了保密协议。陈某参与内测期间,未经允许对涉案游戏的7个游戏角色实机形象(即可供玩家操控的游戏角色形象)、技能效果、技能数据等测试内容和画面进行偷拍、偷录,并多次向第三人披露。米某游公司发现后,以相关信息属于商业秘密,如进一步披露将给其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害为由,向法院提出诉前行为保全申请,并在法定期间内提起诉讼,请求判令陈某停止侵权、消除影响并赔偿经济损失及合理开支50万元。
浦东新区法院在收到申请后48小时内依法作出裁定,责令陈某不得披露、使用、允许他人使用其在参与游戏测试过程中擅自摄录的游戏内容。一审法院认为,涉案游戏7个游戏角色中包括角色实机形象、角色施放技能效果等要素组合而成的连续动态游戏画面以及技能数据等内容符合反不正当竞争法所规定的经营信息特征和商业秘密构成要件,属于该法所保护的商业秘密。一审判决:陈某停止侵权,消除影响,赔偿米某游公司经济损失及合理开支50万元。
▍ 虹口检察院发布网络直播品控指引
市检察院二分院联合虹口区检察院4月23日共同举办“深化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促进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主题开放日。来自得物、野兽派、Lily、博世力士乐等品牌企业代表们分享交流了知识产权保护赋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经验做法。
2019年9月下旬起,被告人林某某与他人结伙,未经“得物”等注册商标权利人许可,生产、销售带有相关注册商标的纸箱、防伪扣、胶带、鉴定证书等产品或向他人购买上述产品后予以销售。2021年1月16日,侦查机关在林某某等人处扣押了大量侵权物品,本案各被告人待售侵权物品3020件至45万余件不等,各自已售侵权物品5万余件至396万余件不等。2021年11月5日,法院判处林某某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
此番虹口区检察院与市电子商务行业协会联合发布《网络直播营销选品与品控管理指引》。该《指引》共10条,要求直播间运营者、直播营销人员、直播营销服务机构应当建立完善的选品规范及实施细则并保障有效执行,同时留存相关台账备查。并从供应商资质审核、商品资质审核、商品样品核验、销售卖点审核、品控管理等方面做出具体规定。
例如,选品流程具体包括:制定选品计划、对供应商及直播商品进行资质审核、对直播商品样品进行试样测评或抽样检测、对销售卖点进行审核、上播前进行复审等步骤。
▍ 宝山“行政执法+检察监督+司法保护”
宝山区检察院联合区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举办的“行政司法协同保护 共护法治化营商环境”检察开放日中,介绍了“宝山区检察院驻宝山区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检察官办公室”相关机制。
2024年5月该办公室成立后,宝山区检察院与区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通过加强会商交流、落实行刑双向衔接,综合运用打击、预防、监督、教育、保护等手段,构建起“行政执法+检察监督+司法保护”一体化工作模式。
2024年,区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接到某公司反映:其离职副总监陈某擅自打印企业机密文件并带出公司,该员工涉嫌侵犯其商业秘密。接举报后该局第一时间联合公安部门控制了陈某并对其展开调查,从其住处追回了相关涉密技术资料。上述工艺规程文件,既不对外公开,也无法在公开途径查询到技术文件包含信息,并非所属领域相关人员普遍知悉和容易获得。7份产品工艺规程文件所涉及的四个创新项目,公司前期科研经费已累计投入1.05亿,凝聚了权利人公司的智力成果和技术能力,产品上市后预估市场规模近百亿,商业价值显著。该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一条的规定,对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
2024年以来,宝山区市场监管局与公安、检察院积极探索商业秘密行政、刑事保护合作新格局,特别是商业秘密保护中的密点判定、同一性、非公知性证据标准等疑难问题得到了驻点检察官的充分指导。陆续查处涉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涉宝山六大核心产业的商业秘密侵权违法案件,在为企业追回相关涉密技术资料的同时,保护企业的核心技术和竞争力,指导企业完善内部治理机制。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郭颖/文、图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