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汽车能源形式有哪些?上海车展给出这些答案
使用绿色甲醇燃料的赛车
青年报·青春上海实习生 张振宇 记者 陈嘉音/文 实习生 张振宇/图
想买新能源车,但又充满了续航焦虑?要买燃油车,但又对高昂的油价望而却步?
为了解决这些用车难题,在本届上海车展中,各家车企纷纷交出了自己的答卷:有的企业发布了超充技术,让电车也可以做到“充电1秒钟,补能2公里”;有的企业开始建设自己的换电站,电池没电后,仅需三分钟,就可以完成换电;也有的企业,开始把目标对准新的甲醇燃料,而它的价格仅为油价的三分之一……
◇ 充电五分钟,上海到南京跑个来回? ◇
当下,主流纯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普遍达到了500公里以上。纯电动汽车用户的续航焦虑已从“跑不远”转变为了“补能慢”,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汽车行业中的各方都在持续发力。
“兆瓦闪充,油电同速”,在比亚迪的展台上,这八个大字被放在了十分显眼的位置。在一个月前的超级e平台技术发布会上,比亚迪正式推出兆瓦闪充的技术,在这次的上海车展上,比亚迪也将兆瓦闪充这一技术带到了现场。
“比亚迪发布的兆瓦闪充技术是以全球首个量产乘用车1000V高压架构和10C高倍率电池为核心,实现了充电功率1MW(1000kW)的突破。在理想条件下,使用兆瓦闪充技术充电5分钟即可补充400公里的续航,即充电1秒钟,补能2公里。从上海到南京200多公里,也就是说,充电5分钟的时间,我们就可以在上海和南京之间走一个来回。”展台的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道。
除了比亚迪,在这次的上海车展,华为也带来了2400A全液冷兆瓦级超充桩。和比亚迪发布的兆瓦闪充略有不同,这一技术主要是助力重型卡车的电动化发展。若是这项技术可以大力普及,不仅可以使物流行业实现降本增效的目的,还有助于让我国在交通运输领域实现低碳化发展。“目前我们测试下双枪持续充电电流可以达到2400A,300度电池容量的重型卡车约15分钟即可充电到90%,补能效率较传统快充桩提升近4倍。”华为展台的工作人员说道。
据悉,当前华为与顺丰、京东等物流企业达成战略合作,首批将部署5000辆适配兆瓦超充的电动重卡,同时,华为还将积极参与制定兆瓦级充电协议,推动行业标准的建立和完善。
◇ 换电成为新赛道,另辟蹊径缓解续航焦虑 ◇
如何解决续航焦虑?不同的企业或许会给出不同的回答,对于蔚来来说,除了做大电池、提升充电速率,它的“答卷”上还有一个回答:给没电的新能源车更换电池。在几年前,蔚来或许还是唯一一家押注换电领域的企业,但现在,宁德时代也要入局了。
在本次上海车展的蔚来展台,记者见到了新能源车在换电站换电的过程。“车主在驾车到换电站附近时,车辆会自动和换电站产生感应,随后车辆会自动泊入换电站。这一步由于场地原因,所以无法展示了。”工作人员遗憾地说道。开始换电后,换电机器人会将车辆的地盘升高,机器人则会迅速地拧下车底的电池包,听见“咔哒”一声后,电池就拆卸完毕。机器人又马不停蹄地将电池进行质检,质检安全后,迅速把亏电的电池送入充电仓,几秒后,一块满电的电池被机器人送出。再伴随着熟悉的“咔哒”声,新的电池装好,车机上弹出提示。这时,一次换电完成了,整个过程大约三分钟,和传统油车加油的时间不相上下。
目前,蔚来在全国已经建成约3000家换电站,其中约800家换电站是高速换电站。“我们不仅有换电站网络,车主要想开蔚来汽车出行,他们可以提前在小程序看充电、换电线路图,这样也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蔚来的工作人员表示。
对于换电的便利,宁德时代也看在眼里。4月2日,宁德时代在旗下公众号“巧克力换电”中官宣,宁德时代与中国石化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全面深化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共同建设覆盖全国的换电生态网络,今年将建设不少于500座换电站,长期目标是扩展至10000座。
在本次的上海车展上,宁德时代也宣布,宁德时代巧克力换电将与一汽、长安、北汽、奇瑞、广汽五大车企共同发布10款巧克力换电新车型。与此同时,宁德时代与广汽集团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迄今为止,宁德时代巧克力换电网络建设已落地16个城市,年内将完成30城1000站计划。
◇ 醇氢等新燃料正在发力,多种能源形式共建绿色地球 ◇
在当下的新能源浪潮之中,新能源汽车已经在乘用车上大幅普及。乘联分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3月,我国乘用车渗透率达到51.1%。但在当下的汽车市场中,提及新能源,绝大多数用户第一反应或许还是纯电动汽车和油电混动汽车,氢燃料汽车和醇氢燃料汽车的发展仍然有些薄弱。
在车展现场,记者看见了一辆使用绿色的甲醇燃料的赛车。据悉这辆赛车已经成功完成了原型车冬季测试,吉利控股集团计划今年将完成这辆赛车在国内多条赛道的实测,并于2026赛季正式投入一批绿色甲醇动力统一规格赛车进入“超吉利联赛PRO”新能源组别。
其实,这已经不是醇氢动力车辆第一次在公众面前亮相。在今年年初的第九届亚冬会中,醇氢车辆就作为亚冬会的保障车辆投入使用了。在此前的1月16日,吉利还向哈尔滨交通集团交付1500辆第四代帝豪醇氢电混汽车作为网约车,实现可醇、可电、可增程。
值得注意的是,甲醇和醇氢能源是有区别的,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以前我们叫甲醇汽车,甲醇是一个化学原料,过去的甲醇基本上都是用天然气或者煤炭,或者其他碳化石能源转化而来,所以叫甲醇汽车。现在我们把这个甲醇从碳化能源而来的路径改变了,我们要把这种风能、太阳能等不稳定的能源转换成液体能源,这种液体能源就是甲醇,所以我们把这种甲醇称之为醇氢。所谓的醇氢,就是这个甲醇是氢的载体,这个甲醇就是氢气,只是把氢气变成了液体了。”
虽然醇氢燃料目前看起来有着不错的前景,但工作人员也直言不讳地对记者表示:“目前最大的问题还是甲醇加注站太少了,可能到现在为止,只有差不多600个。所以在未来,我们也会大力建设甲醇加注站。”
青年报·青春上海实习生 张振宇 记者 陈嘉音/文 实习生 张振宇/图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