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第一课”走进申城这所中学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郭颖/文、图
“民之本,国之脉,国与税,血相连……”在上海市娄山中学的礼堂里,学生们集体学习《我的税收第一课》。时值第34个全国税收宣传月,上海市税务系统还依托苏州河、黄浦江等上海水系,开展“江河湖海话税收”主题宣传活动。
◇ 引导学生认识税收了解税收 ◇
由中国税务出版社、国家税务总局上海市税务局联合主办,国家税务总局上海市长宁区税务局承办的本次“税收第一课”青少年税收普法活动在娄山中学举行。
“同学们有没有思考过这些问题:为什么我们不需要交学费,就可以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上课?当我们出去游玩时,四通八达的马路和方便快捷的高铁是谁出资来修建的?平时去逛的公园不收门票,却一直有工作人员精心打理,他们的工资又是从哪里来的呢?这些问题的答案都离不开两个字——税收。”记者看到:《我的税收第一课》这本书浅显易懂,可以说是一本青少年看得懂、记得住、用得上的税收科普读物。
为了加深学生们对税收的认识,长宁区税务局的讲师梁梦桐从税收的定义、起源、种类以及税收在国家建设中的作用切入,引导学生们进一步认识税收、了解税收、支持税收。
“通过今天的‘税收第一课’,我知道了,税收就像一只无形的大手,维持着整个社会的运转。”娄山中学预初年级学生陈佳滢说,“最让我震撼的是税收在国家建设中的巨大作用。我们每天乘坐的地铁、宽敞明亮的学校,背后都离不开税收的支持。我愿意成为一名税法传播者,将税法知识传递给更多人。”
娄山中学教工团书记葛涛表示:“从12366深度体验,到‘跟着文物学税法’博物馆探秘行动,我们与税务部门的‘税校合作’模式不断创新,形成了校内外有机联动的税收普法新局面。这次赠书活动,让学生们可以通过阅读更加深入了解税收知识,在青少年心中种下税收法治的种子。”
上海市税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余静表示,上海税务部门将持续深化税务、司法、学校合作,拓展税收普法思路,创新打造精品税收普法项目,让税收文明的种子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 “江河湖海话税收”主题宣传 ◇
全国税收宣传月期间,上海通过江河两岸、沿海湖畔税务部门联动,围绕落实“高效办成一件事”“便民办税春风行动”,通过设摊咨询、接力打卡等方式,宣传税务部门增强纳税人缴费人获得感和满意度的有力措施和积极成效。
黄浦区税务局、第四税务分局、第一稽查局、第五稽查局在黄浦江畔启动全市“江河湖海话税收”活动,随后分东、南、北三线传递税收宣传旗帜,开启联动全城税宣接力之旅。
黄浦区税务局联合第五稽查局从金陵东路码头登上渡江轮渡,为市民送上最新政策并答疑解惑,让税收宣传的春风吹遍浦江两岸。
浦东新区税务局联合第四税务分局、第五稽查局在东昌路码头、滨江大道、滴水湖畔三地开展税宣活动。活动中,通过设立政策宣传咨询点、绿色骑行等方式,在现场开展税收政策宣讲,对纳税人一对一咨询辅导,营造浓厚的“税收·法治·公平”氛围。
杨浦区税务局联合第三稽查局在杨浦滨江渔人码头通过设置政策咨询、税问互答、活动打卡等内容,吸引来往游客市民共同参与,现场解决涉税难题。
宝山区税务局前往宝山滨江,在上海邮轮国际旅游度假区开展税宣活动,设置流动宣传点,以“骑行+驻点”相结合的方式,为来往市民送上税费政策、普及税法知识。
虹口区税务局来到金茂北外滩开展税宣主题活动,开设税费政策咨询台,发放税宣折页,解答个人所得税、社保费、房产交易相关疑问,辅导纳税人准确完成个税年度汇算,并开展有奖竞答活动,吸引来往市民和游客参与互动,让税宣普法更加有趣有料。
静安区税务局联合第二稽查局在苏河湾万象天地慎余里亲水平台创新推出“政策盲盒”趣味答题游戏,吸引往来市民纷纷驻足参与,现场发放定制政策大礼包、手把手指导个税App操作,提供税收政策“一对一”咨询服务,将政策红利转化为市民看得见的“幸福账单”,切实提升纳税人“指尖可触、即刻可享”的办税获得感。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郭颖/文、图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