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时评|一片云推动另一片云的师承之美
青年报·青春上海评论员 张逸麟
随着技术不断进步,投影仪、触摸屏、手写笔渐渐成为课堂上老师们的标配,可来自济南一位地理教师袁晓却凭借着一手“高颜值”板书火出了圈,网友称赞他是“被地理老师耽误的美术老师”。
据袁晓说,其实自己此前并没有美术功底。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本上的地理知识,袁晓花了不少功夫创新板书。例如“大气三圈环流”是中学地理知识的难点之一,为了讲清楚其中的原理,他把环流图画成了立体形状,气流的上下、南北走向一目了然。讲世界洋流,他则徒手画了一幅世界地图,不同地理环境、洋流走向被标以不同颜色,让网友感叹“舍不得擦!”“堪比PPT!”
袁晓之所以在教学创新上不断探索,在于他当年的老师给了他巨大的动力。2004年老师给还是小学生的袁晓写了一段评语,当时袁晓自认“没有拿到好成绩”,但老师还是用端正大气的字体写下“粗心是失败的伴侣,改掉粗心的缺点,你将会成为一个出类拔萃的学生”。有人形容,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片云推动另一片云,这就是教育的意义。老师的评语,推动着袁晓也立志成为一名好教师,他感悟说,“你的内心只要牵挂着学生,学生一定会把你高高举起。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因此袁晓在创新教学时,也会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找兴趣点。选择自画板书,袁晓就是希望自己一边在黑板上画,一边让学生也跟着画,帮助他们回忆知识、建立空间感,他还表示许多学生在笔记上画得比自己更好看。
技术发展为教学创新带来了丰富的形式选项,但内容创新依然是内核,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给学生们搭起脚手架,推动他们各自攀登,激发主动探究的动力,才是更符合时代的教学方式。当下许多年轻的中小学教师、师范生都在探索着丰富多彩的内容创新,一位地理系师范生曾用一张卫生纸走街串巷,讲解“白贝罗风压定律”;河南一位小学科学老师用矿泉水瓶制作水火箭……这些创新的授课方式都契合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点。
自从“火出圈”后,袁晓在抖音上不断分享自己的上课内容,如今已有近70万粉丝。有人说中小学教师是社会上最闭塞的人群,整天面对着学生、家长、备课资料做着循环往复的工作。可如今许多年轻教师都在网络视频平台分享自己精心制作的云课程,让习惯了内部反馈的教师们获得了更多外部交流的机会。袁晓画的三圈环流,已成为许多师范生在板书比赛、教师资格面试、课堂准备中的资料。曾有一位老师在网上私信请教袁晓,在从那些板书、教案中获得启发后,这位教师在教师技能大赛中获得了特等奖。
一片云推动另一片云,未必仅限于自上而下地传承,也可以是同行之间的互相启发。“舍不得擦”的板书,不会仅仅停留在黑板上,也可以激发更多教学创新的闪光点,让课堂里的“萤火虫”赶走“瞌睡虫”。
青年报·青春上海评论员 张逸麟
编辑:张红叶
编审:陈晓培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