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灵凤诞辰12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启动,这批历经磨难的藏书票回归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文、图
在巴金图书馆的图书阅览室有一幅鲁少飞的《文坛茶话图》,画的是想象中的上世纪30年代作家聚会的场景。图上文坛名家围坐长桌,品茗畅谈,其中位于前排左侧中心位置的是手不释卷的叶灵凤先生。今年正值叶灵凤先生诞辰120周年、逝世50周年,上海市作协、巴金故居、巴金图书馆即日起举办系列活动,以纪念这位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有重要影响力的作家、报人和藏书家。
叶灵凤1905年出生于南京。曾就读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后加入“创造社”,参与、主编多种文学刊物和报纸副刊。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加入《救亡日报》,上海沦陷后,前往广州、广西,最后居留香港,初时任《立报》副刊编辑,后进《星岛日报》,主编文艺副刊《星座》,前后达三十多年。著有短篇小说集《女娲氏之遗孽》《菊子夫人》,长篇小说《红的天使》《时代姑娘》等。
此次系列活动的最大亮点就是5月11日在巴金图书馆揭幕的“回归上海:叶灵凤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展”。展览分为“上海记忆”“藏书票之爱”两大部分,通过图片、文字、实物等,展现叶灵凤先生的上海情缘和对藏书票的喜爱。
“上海记忆”部分又分为叶灵凤的上海回忆、叶灵凤作品中的上海、叶灵凤的作品、文学界对叶灵凤的评价、叶灵凤年表多个部分。上海美专、民厚南里《创造周报》编辑所、阜民路创造社办事处、宝山路鸿兴路《洪水》杂志出版部……一段段回忆,是叶灵凤先生在上海生活工作的足迹。《时代姑娘》《未完的忏悔录》《永久的女性》中对新时代女性的所思所想、生活品味的细致描写,展现了叶灵凤先生的上海印象。
“藏书票之爱”部分则包括叶灵凤藏书票、叶灵凤论藏书票和藏书、叶灵凤的设计作品三大内容,重点展出此次叶家捐赠的藏书票。叶灵凤先生曾说:“也许等到秋高气爽,灯火可亲之时,有机会将这一份历劫幸存的藏品,整理一下,举行一次小小的展览会,作为一个纪念罢。”这份纪念如今在巴金图书馆将得到实现。
值得一提的是,这批作品中挖掘出一张票主为1931年加入左翼美术家联盟的画家、新中国美术奠基人之一的蔡若虹,这是目前所发现中国艺术家使用藏书票的罕见早期实例之一。另外一张票主Edwin A.Dearn是英国魔术师、魔术题材藏书家,曾任世界魔术师协会驻华代表。他曾在上海居住二十多年,表演魔术,在其订制的笺纸上印有中文名窦安文,自称“弄法师”。此外,展览还特设斋藤昌三专题,通过叶灵凤作品中的描述配以图片展示,呈现了叶灵凤与日本的藏书票专家斋藤昌三因藏书票而结缘的故事。
叶灵凤一生喜好搜集书刊,挚爱藏书票,上世纪30年代日军侵占上海时,叶灵凤一家守护着藏书票,一路带到香港。5月10日,这批历经磨难得以留存的珍贵藏书票将由叶氏后人专程从香港赶来,在开幕式上亲手捐赠给上海文学馆。捐赠仪式上,叶灵凤之子叶中辉先生将代表叶灵凤家属致辞,上海市作家协会主席孙甘露向叶灵凤家属代表颁发捐赠证书,上海市作家协会党组书记马文运致辞。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文、图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