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超20亿元人民币,又一外资企业“加码”布局浦东建生产基地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又一家外企企业“加码”投资布局浦东。记者从浦东新区获悉,项目投资达20.4亿元人民币的罗氏制药中国全新生物制药生产基地投资项目在浦东宣布启动,首期产品主要用于眼底病患者治疗药物的本地化生产,加速满足中国患者对高质量药品的需求。
据介绍,罗氏1994年落户浦东,30年来深耕浦东,和浦东双向奔赴、共同发展。新项目用地约53亩,建筑面积约2.5万平方米,将用于罗视佳®(法瑞西单抗注射液)的本地化生产。罗视佳®是全球首个获批的眼科双特异性抗体药物,目前已被纳入国家医保,为眼底病患者提供创新的治疗方案。
新项目建成后将成为罗氏制药在中国的第二个创新药物生产基地,并将与罗氏制药中国区总部现有的生产基地开展协同运作,加强罗氏在中国的供应链和本地化生产布局,全面强化端到端的完整医药价值产业链,做到更加贴近中国患者、更快响应本土需求。
生物医药产业是上海“集中精锐力量、加快发展突破”的三大先导产业之一,也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竞争的焦点赛道之一。记者了解到,一直以来,浦东新区高度重视并大力支持生物医药为代表的硬核产业发展,坚持“研发+临床+制造+应用”全产业链体系化推进,张江作为生物医药创新引领核心区,目前已成为生物医药产业链条最完整、生态最优良、人才最集聚、创新最活跃的区域之一。浦东正成为跨国药企创新产品首发地,并加快推动创新产品“走出去”。
2024年,浦东生物医药产业规模达到4100亿元,年增长近300亿元。一方面,创新产品加速上市,2019年以来,累计获批1类创新药21个,占上海75%,创新医疗器械31个,占上海58.5%,截至上个月,今年已获批上市2款1类创新药和4款创新医疗器械。细胞基因保持先发优势,全国共有6个上市的CAR-T细胞治疗药品,浦东有3个;另一方面,加快推动创新产品“走出去”,已有3款自主研发的1类创新药在欧美、日本等海外市场获批上市,一大批创新医疗器械走向国际市场;推动浦东成为跨国药企创新产品首发地,已有2款全球同步研发的产品率先在我国获批上市,实现“同步研发、同步临床、同步注册”。
下一步,浦东将在生物医药领域加强全链条布局,坚持研发与制造并重,统筹布局创新核爆点和产业承载区,对标世界一流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落实改革举措、释放政策红利、加强服务保障,建设全球创新药械的首发地、科学家创新创业的首选地、制度改革突破的首创地,让更多的新产品能够在浦东实现首发,更多的创新药惠及中国百姓。
市委常委、浦东新区区委书记李政出席启动仪式。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