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勇争先实干家|钱雷:“飞”出乡村振兴新路径,绘就低空经济新图景
2025-05-18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秦春

新时代的青年创业者,既能仰望星空,也能脚踏实地。而钱雷,便是这样一位创业者。他从城市回到乡村,将无人机当作“绣花针”,为乡村振兴绣出了智慧图景。当科技的翅膀掠过田野,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技术的革新,更是低空经济发展的新图景,也是钱雷离乡不离土的乡土情怀。

返乡,飞得高,飞得远

上海奉贤区翼枭航模技术发展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上海翼枭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钱雷是土生土长的奉贤人。他常说:“离乡不离土、乡土在心怀。”于是,在外求学工作多年后,他选择返乡。

钱雷在做智能无人机之前,从事智慧城市建设、互联网应用等工作。2017年,他第一次接触无人机。出于个人兴趣,他买了一台大疆无人机设备用于拍照。当时,他身边了解无人机的人非常少,这让他一度感到孤独。

在深入学习无人机设备的过程中,钱雷凭借过去的工作经验积累,敏锐地发现了创业契机。他在想,无人机的特殊优势如何应用到各个行业?能否为政府、为社会治理提供解决方案?

于是,2017年11月,钱雷和两个朋友一起创业,上海翼枭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当时,无人机在上海还是新兴产业。钱雷就带领创业团队前往大疆总部培训、学习,从无人机的构造、应用入手,逐步深入了解。经过3个月的努力,他们拿下了大疆UTC无人机培训奉贤分校的授权,为公司发展奠定了基础。

翼枭初次选址在光明社区金海公路旁。在这望乡瞻城的地方,翼枭从无到有,一天天地成长壮大起来。2020年,翼枭正式入驻南桥镇江海村,成为落户村里的第一家科技公司。钱雷将此称为“回家”。

当时,江海村的总部经济项目“江海蜂巢”全新亮相并开始招商。此时,翼枭公司也正寻找更适合无人机试飞的场地。钱雷回忆:“之前公司在科技园区,试飞无人机要四处找场地,经常借用学校操场等。而乡村有开阔的田野,正适合无人机各项场景应用试验。”

就这样,钱雷和团队告别商务楼,搬进了村子里的农民房。但这已不是过去的农民房,而是经过了精心的翻建整修,变得宽敞漂亮,干净整洁,设施也很齐全的办公用房。“还带一个花园,累了可以坐在里面喝茶、看天、呼吸新鲜空气。”提起办公环境,钱雷满脸欣喜。

选择进驻江海村,除了一份乡土情结之外,还因为研发无人机需要一片广阔天空,而城市里的天空太过逼仄。“在这里,无人机可以飞得更高,飞得更远。”钱雷说。

扎根,飞得细,飞得精

“无人机在社会治理方面大有可为,可以解决人到不了、车到不了、船到不了的问题。”钱雷确信科技赋能可以助力乡村振兴,他主动融入,让前瞻性的技术更快产品化,在乡村振兴道路上加速前行。“乡村发展的需求多,村民生活中的困难和痛点更具体,这些都是我们想解决的问题。”钱雷说。

江海村为翼枭提供了很好的平台,让他们能在这里先行试点新技术,公司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同时,因为翼枭的到来,村子的方方面面都在改变,治理变得智慧化。村委会有了数字大屏,7000多人口的管理实现了智能化、自动化。

例如,翼枭开发了外来人员门牌码管理系统,租客扫码后,系统会自动生成租赁合同,租客个人信息即时上报后台,便于村里统一管理。无人机巡逻也发挥了重要作用。翼枭通过数字建模、无人机巡查等方式,助力乡村实现精细化治理,克服了以往乡村治理只能靠监控探头和巡逻人员的局限性,让隐蔽角落的脏乱、宅前屋后的乱搭建、危化品的乱堆放等情况无处遁形。

回首来时路,钱雷说,从创业开始,他心里其实一直藏着一个问题,失败了怎么办?创业从来都不是易事。今天过去,问题接踵而至;想着明天,满心担忧。“翼枭有一件事做对了,那就是坚持。”

第一年,翼枭新生,过程充满辛酸,但它活了下来。那年年底,公司资金全都投入了硬件购置和软件开发,大家没能拿一分钱回家过年,但心里始终有希望。第二年,他们多了一份从容,也懂得了感恩,翼枭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帮助。

经过几年的摸索和布局,翼枭逐渐在上海无人机市场站稳脚跟。公司服务涉及公安、消防、农业、城运等多个场景,推动低空经济融入各行各业,为社会发展提供助力。初创团队从最初的5人发展到如今的25人,其中党员5人,研究生学历1人,本科学历16人。

2024年,翼枭全年营收突破2180万元,同比增长超37%。全年新增2项专利申请、9项软件著作权,其中数字村居三维可视平台、“5G+无人机”远程侦察系统、林业三维建模算法等3项技术获上海市第一批城市数字化转型示范项目、上海市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支持;无人机自动化机场部署量达50个,覆盖奉贤区90%行政村,日均执行任务超200架次。行业影响力升级,翼枭荣升大疆创新直属行业A级代理商,成为南上海地区唯一获此资质的企业;与奉贤区政府共建“低空经济赋能乡村治理”示范基地,带动区域内无人机物流、应急救援等场景落地超30个。

闪光,飞得善,飞得美

近年来,翼枭始终活跃于奉贤的城市精细化管理、智慧城市建设、文明城区创建等多个领域。自南桥镇开展“百企联百区”活动以来,翼枭加入古华一居共建单位大家庭。得知古华社区许多老人想出去看看却无法成行,他们便想到运用科技手段和技术优势,为社区做些事。

例如,村子里很多的高龄老人因为身体的原因长期出不了门,但他们很想看看外面的世界,村委和翼枭便让无人机成为他们的腿和眼睛,让他们在家里的电视屏幕上看到无人机拍摄的村子内外日新月异的场景。

钱雷了解到不少老人有这样的需求。请社区提供老人需求清单后,他们便想到提供菜单式服务,老人想看哪里,无人机就飞到哪里,让他们看到外面的广阔天地。钱雷表示,接下来翼枭将分阶段上门,为有需求且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服务,让他们通过高科技感受奉贤新城的美好。

就在采访的当天,村里有一位百岁老人过生日,钱雷和工作人员让机器狗为老人送去了生日蛋糕,为老人带去新奇体验。逢年过节,他们也会让老人们享受到科技感满满的节庆氛围。

钱雷还把青少年群体放在心上,他举办青少年机甲大赛,用自己擅长的新型科技手段为青少年“双减”生活打开新的世界。他为120多位孩子们提供编程辅导服务,让他们在学中乐。聊起科技教育,钱雷眼中闪光,他很高兴借此机会让孩子们的家长意识到当下科技对青少年教育的重要意义。

谈到未来,钱雷说翼枭将继续拓展在城市管理、农业监测、应急救援等领域的应用,如深化河道巡查、农田监测等项目。积极参与低空经济+物流、低空经济+农业、低空经济+安保物业、低空经济+文旅等创新模式的探索,如在江海村等景区开展无人机送餐、航拍旅游等项目。

“科技能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改善乡村治理水平,提升乡村生活质量。乡村振兴需要科技的力量。”钱雷说,科技的力量能让乡村变得更美好,他们期待着那一天的到来,也正为之不懈努力。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秦春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