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港湾”聚才引智,让金融青年“有家”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郭颖/文、图
就职于上海市金融信息服务产业基地的小张,因为工作单位离家较远,就打算在公司附近租个房。于是,她带着心爱的狗狗一起搬进了附近“配套”的“浦发有家”租赁社区。现在,她每天步行10分钟就可以上下班,入住才一年,就在社区里交到了不少也有“毛孩子”的朋友。
不久前,“浦发有家”租赁社区党群服务站正式启用,以“温暖有家的追梦人”为核心理念的服务网络,通过党建赋能、资源聚合与服务模式创新,构建起覆盖青年人才生活、成长、发展全链条的“红色港湾”,营造青年人才宜居宜业“生态圈”。
“浦发有家”自2022年成立以来,已入市4个保障性租赁住房社区,总计提供7455套租赁住房,稳定期运营的社区平均出租率达96%。与此同时,臻享、M寓两大子品牌相继推出,全面满足不同层次的人才安居需求。
调研显示,以对接金融青年为主的唐镇社区有2732套租赁住房,截至目前已入住3200人,租户中男女比例接近1:1,学历硕士及以上占比67.95%,单身入住占比77.69%,入住人员中35岁以下青年占比82.83%,企业白领占比72.83%,上海市金融信息服务产业基地和张江科学城员工占比65.65%。
“我们通过孵化摄影社、宠物社、篮球社、徒步社等10多个兴趣社群,形成‘周周有活动、月月有主题、季季有比赛、年年有成果’的活力场景。”唐镇社区店长张灏介绍说,党群服务站内还设有“红色会客厅”“共享自习室”等空间,可以成为青年交流创意、碰撞思想的“能量场”,让漂泊感消弭于邻里温情。
该租赁社区都是适合年轻人的小户型,包括29平方米的一室户和56平方米的一室两厅。记者看到,29平方米的房子“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精装修配备家具家电,阳台、卫生间、开放式厨房一应俱全,十分温馨舒适。社区里还有健身房、美容院,以及早晚高峰的定点班车。
党群服务站创新“需求导向”服务模式,通过问卷调查、住户访谈等渠道精准采集诉求,形成“需求清单—资源匹配—项目落地”的闭环机制。例如,围绕就业创业需求,设立共享办公和众创空间,逐步建设创业孵化器,打造“一站式青年创业服务基地”。
此外,深度融合政策咨询、社群活动、创业支持等功能,党群服务站打造“金融创智”“健康守护”“职工赋能”“艺术点亮”四大专项计划,整合资源,推出职业技能培训、文化艺术沙龙、书香社区等品牌活动,并与宁波银行、健康云(上海)等企业共建资源池,为青年人才提供从安居保障到职业发展的全维度支持。
从“一间房”到“一个家”,以党建引领,推动社区向“宜居、宜业、宜创”的复合型空间升级。党群服务站配备党员先锋管家团队,建立“诉求响应—问题解决—效果反馈”的全流程服务机制,高效解决青年在居住、就业、社交等方面的问题。
“依托租户自治委员会、社企联合议事会等平台,党群服务站引导青年从‘消费者’转变为‘建设者’,围绕社区公约制定、公共空间改造等议题共商共议。”浦发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以党群服务站为支点,深化“党建+服务”融合模式,并进一步拓展产业对接、技能提升等深度服务,助力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郭颖/文、图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