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声讲岐黄妙笔绘本草,上海中医药大学打造中小学生暑期中医药文化盛宴
2025-07-05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文、图、视频

会“七十二变”的紫苏侠、板蓝根的健康密码、肉桂——从历史深处走来的香料诗人……7月5日,“传岐黄薪火 增文化自信”第三届中小学生中医药文化讲解展示活动暨中医药文化中小学生艺术作品展开幕式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浦江高级中学举行,青少年大方展示讲解的背后,是对岐黄文化的认同和自信。

现场,浦江高级中学校长刘坤化身“中医药文化推广使者”,他强调将其融入校园教育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并希望中医药这颗古老的文化种子在孩子们心中开花结果。

本次讲解展示活动分为中学组和小学组两个组别,40名选手来自20余所中小学。中学组选手以较为专业视角阐释了中医药理论知识,涵盖药材药理、养生理念、医家典籍等内容;小学组选手则通过生动活泼的叙事方式,展现了中医药文化的趣味性与实用性。选手们通过多媒体展示与讲解相结合的形式,使紫苏、薄荷等常见药材的临床应用价值,以及水蛭、蜈蚣等动物药材的独特功效得到充分呈现。

“紫苏叶是解表散寒的‘急先锋’,就像游戏里的防御盾牌。紫苏子富含α-亚麻酸,这种不饱和脂肪酸对心血管健康极为有益,能有效预防血管堵塞……”建平实验中学金川校区即将升初二的李辰航斩获了中学组的一等奖。李辰航告诉记者,学校有个百草园,老师常常组织同学们前去实践,这让他对中医药有了认识和接触,在准备这次大赛过程当中,他查阅了很多有关紫苏的知识,并进行交叉比对和求证。他又联想到了一些诗句,写到了演讲稿中,并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展现紫苏的柔韧与生机,以及从古至今大家对紫苏的观察与喜爱,“这份悠久的文化渊源,也让我更加自豪于我们的中医药文化。”

中学组二等奖获得者、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浦江高级中学的富琳瑜现场讲述的是薄荷的妙用,在她看来,青少年同台打擂,对弘扬岐黄文化、赓续药食同源基因,厚植中医文化自信非常有意义。富琳瑜所在的高中正是以中医药为特色的学校,多个中医药社团的蓬勃开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变得润物细无声。她也期待,未来可以报读中医相关的专业,在传承中医文化这条路上坚定走下去。

本次活动由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博物馆和上海市药学会科技传播专委会联合主办,上海市闵行区浦江镇教育委员会、浦江高级中学及“培养中医药未来科学家”馆校合作育人平台参与单位共同协办。该系列活动已成为中小学生探索中医药文化的重要平台,同时也是上海中医药博物馆为青少年打造的暑期中医药文化教育特色项目。

“带来很大的惊喜,”就学生们的表现,上海中医药博物馆馆长李赣认为,学生的演讲能力特别是中学生展现出诸多亮点,从他们选用的素材来看,不仅体现了表达能力,还蕴含着更深层的科学探究。中医药文化的浸润,也显现出了效果。今年,不少中小学校之前并没有长期对接,如今也主动将中医药文化纳入其中。孩子们好奇心得到了正确引导,找到了探索的方向,同时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很多素材都源自生活本身,这正是教育所期望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能力的体现。

今天,位于上海中医药博物馆三楼展厅的中医药文化中小学生艺术作品展同步亮相,展期将持续至8月28日。展览作品出自全市32所中小学学生之手。这些作品充分展现了青少年对中医药文化的艺术化诠释,包括中药材写生创作、中医名家肖像绘制、中医药文化主题创意设计等多种艺术形式。特别的是,展览策划采用了“小小策展人”模式,由中小学生直接参与展陈设计与内容更新。这也是“培养中医药未来科学家”馆校合作育人平台的重要项目。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文、图、视频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