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成立10周年,揭牌成立艺术技术研究院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以镜头为笔,书写时代华章。以银幕为窗,映照人间万象。”7月5日,著名朗诵家丁建华、赵静、刘家桢和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表演系年轻教师孙逊带来的诗歌朗诵《通向光影圣殿》,向每一位坚守影像艺术的实践者致敬,也拉开了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成立10周年暨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建院三十周年主题活动的序幕。
这次盛会,邀请了澳大利亚著名声音设计师、奥斯卡最佳音效剪辑奖获得者大卫·怀特(David White),著名导演、上海电影学院名誉院长陈凯歌,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市文联主席、上海电影学院首席教授奚美娟,著名电影策展人、上海大学电影艺术研究中心艺术总监、上海电影学院特聘教授马可·穆勒,上海艺术电影联盟主席、上海电影学院特聘教授滕俊杰等到场共襄盛举。
陈凯歌还与全院教职员工和学生代表共同为庆祝建院十周年制作短片《凯歌心语》。他以细腻动人的语言,为大家讲述了“为电影未来齐聚于此”的建院初心,生动展现了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十年来的奋进历程,展望了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未来发展的无限可能。
上海大学校长刘昌胜院士代表学校致欢迎辞。他在致辞中向上海电影学院全体师生及校友表示祝贺,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学校和学院建设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刘昌胜充分肯定了上海电影学院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成果、资源平台、师资队伍和实践创作等方面取得的全方位成就,希望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能够站在十年的新起点,更加明确未来的使命担当,为建设世界一流电影学院而赓续前行。
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院长何小青表示,迈入新的10年,未来学院将大力推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云计算等尖端科技与电影艺术创作的深度融合,进一步强化人文通识教育;深化与国际顶尖电影教育及研究机构的合作,以开放的胸襟和影像的力量,让世界更深入地理解中国。
作为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发展的重要支撑,多项合作签约和揭牌在本次活动中正式举行。上海电影学院与波兰洛兹电影学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上海电影学院学术文库发布,上海电影学院与徕卡(Leica)公司合作共建的虚拟成像联合实验室也在现场举行揭牌仪式。据介绍,联合实验室将聚焦中国电影工业化核心需求,以技术革新驱动影视产业升级,围绕XR虚拟拍摄、数字资产生成等关键技术展开联合攻关,构建自主知识产权的影视技术体系,助力中国影视工业实现技术自主化与制作智能化转型。
十载耕耘,上海电影学院在科研领域正持续发力、不断突破。上海大学党委书记成旦红和校长刘昌胜共同为上海大学艺术技术研究院揭牌。据介绍,上海大学艺术技术研究院将聚焦超高清高端设备、数字资产应用与保护、影视内容创制进行协同攻关,引领艺术技术创新平台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为我国最有影响力的技术研发与创新成果策源基地、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和复合型人才培养高地。
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上海市电影局局长潘敏高度评价了上海电影学院作为上海电影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之一,为上海建设“电影之城”与全球影视创制中心贡献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他表示,未来将继续加大对电影人才培养工作的支持力度,同时希望学院能深化创新驱动的教学改革、构建开放融合的协同生态以及担当行业发展的核心引擎,期望学院能够立足诸多合作项目,深化产学研用融合,赋能电影人才培养、产业研究与影视创作实践等各领域的长足发展。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