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写留学报国新篇章,上海国际教育骨干夏训营圆满举行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春霞
“在这个夏天,我们有幸相遇,并用了短短6天的时间完成了人生的一次蜕变,也在这里留下了我们最闪耀的回忆。”上海市格致中学国际课程班的柏宇玺同学不久的将来将赴美国学习计算机专业,在2025年上海高中阶段国际教育骨干学生夏训营中,他不但学习到了更多人生知识,也更加明确了自己前行的方向与目标。
7月5日至10日,由共青团上海市委主办、上海市团校承办的2025年上海高中阶段国际教育骨干学生夏训营,在上海市团校、崇明区成功举办。经各团区委推荐、团市委遴选,来自全市各学校国际教育部的15名营员圆满完成为期6天的培训。
活动丰富 精心安排设置课程
今年的上海高中阶段国际教育骨干学生夏训营已是连续举办的第三期夏训营,上海市团校、上海青年国际人才发展学院精心安排设置课程,营员们系统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深入了解了共青团百年奋斗历程;通过国家安全教育,增强了风险防范意识;学习国际传播能力,在讲好中国故事中坚定文化自信;实地考察城市建设和乡村振兴示范点,切身感受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参观大国重器项目,见证中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历史进程。
在7月10日下午举行的结营式上,一段视频生动再现了6天培训中的精彩瞬间——从课堂上的听讲研讨到实践中的深刻感悟,从团队活动中的互动协作到沟通交流中的思想碰撞,每一帧画面都定格着大家的成长足迹。汇报展示环节,营员们以中、英、法、德四国语言呈现原创诗朗诵《以青春之名,赴时代之约》,用多元语言诠释对“留学报国”精神的理解,誓言接续百年星火,传承留学报国的光荣传统。
现场,市委统战部侨务事务处处长沈聪,共青团上海市委学校工作部副部长周薇,共青团上海市委合作交流部副部长周坤杰,崇明区委统战部副部长、区侨办主任沈英,崇明团区委副书记史一帆为学员颁发结业证书。
延续首期夏训营的精神传承,两年前学员们在崇明区新河镇栽种的“留学报国”树苗已茁壮成长。结营式上,崇明区政协副主席樊红妹向本期营员赠送“留学报国”树苗及捐赠证书,象征着无论未来身在何方,青年学子的心始终与祖国紧密相连,让留学报国的精神根系深扎中华大地。
感悟成长 让世界看到中国青年的担当
为更好构建“全周期、全链条、全过程”的育人体系,团市委、上海市团校持续关注营员成长,今年有八名往期学员参与了上海市华侨事务中心与上海市团校共同举办的“相聚上海 共话明天”——“侨首期盼”海外名校留学生暑期见习营活动。结营式上,三位第二期夏训营营员现场分享了他们的海外成长历程。
现就读于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的何沐城坦言,夏训营的经历给自己带来了非常明显的改变。在高二参加夏训营之前,何沐城一直纠结如何确定专业方向,在暑假里真切体验了崇明的农村生活,让他有机会把目光聚焦到农村。“在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现代,乡村问题、三农问题,是一个值得我付出精力和时间去学习和改变的问题。”在此之后,何沐城萌生了学习政治学的热情,“夏训营不仅让我更加坚定留学报国的思想,也让我们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去年的6天培训也让段铭宇深刻体会到了青年一代身处这个时代的担当与责任。
现就读于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数学专业的他,在过去的一年潜心学习,希望以后能报效祖国。段铭宇所学的数学专业学习压力并不小,针对不同的课程,他摸索出了适合自己的学习节奏。一年的异国求学经历让段铭宇在适应各种差异的过程中收获了成长,也深刻体会到主动规划与积极求助的重要性,“这些经验对我后续的学习与工作都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
现就读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的许亦依学的是心理学专业,初入海外校园,面对陌生的校园环境和文化差异,她也经历了明显的文化冲击,但这种对环境的不适应反而激发了她的成长动力。“我最大的成长是完成了从‘被动适应’到‘主动搭建桥梁’的转变,把每个挑战都视为成长的机会。”许亦依希望学弟学妹们都能潜心求学、发现自我、突破边界,在实现个人梦想的同时,也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为本期营员代表,上海市格致中学柏宇玺同学坚定地表示,作为即将走向世界的中国青年,深知脚下是传承千年的土地,肩上是沟通中外的责任。“未来,我们会带着这里的收获,用青春的活力讲好中国故事,用专业的力量回应时代召唤,让世界看到中国青年的担当,看到中华文明的温度。”
跟踪培养 助力青年学子坚定文化自信
共青团上海市委副书记,上海市团校党委书记、校长王江作为留学生学长对营员们亲切寄语,他用自身留学报国亲身实践,勉励同学们以本次夏训营为起点,心中埋下留学报国的种子,不论未来身在何处,努力做爱国主义的坚守者、留学报国的实践者、中华文化的传播者、友好交流的先行者,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青年形象。
今年,上海市团校、上海青年国际人才发展学院已连续举办三期夏训营,并对三期学员进行持续跟踪培养。在团籍关系转接、志愿服务机会、留学生活服务、回国就业实习等多领域,为高中阶段国际教育学生提供“全周期”思想政治引领与服务。未来,在团市委指导下,上海市团校将继续做大家“走出去”时的引领者、“在海外”时的服务者、“归国后”发展的支持者,助力更多青年学子在国际舞台上坚定文化自信,成为兼具家国情怀与全球视野的新时代人才。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春霞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