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上海红色文化季|美术尽显时代步伐,“革命的时代:新中国主题美术创作特展”举行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作为2025年上海红色文化季的重磅展览,“革命的时代:新中国主题美术创作特展”7月13日起在龙美术馆(西岸馆)对公众开放。该展也是2009年“革命的时代:延安以来的主题创作展”,龙美术馆再一次举行红色主题美术创作特展。
展览选取20世纪30年代以来各个时期的主题性创作150余件,有油画、中国画、版画、素描、雕塑、宣传画、年画等。展览分为三个板块,分别为“领袖与革命”“延安精神”“时代步伐”三个单元。
“领袖与革命”板块,主要表现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军队在保家卫国的历程中,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进而走向胜利的历史过程创作。这些作品通过不同的构图方式,或展现宏大的场景和内在的人物关系,或以不同的形式语言表现历史题材创作的时代特色。在人物塑造方面,这些画作以突出主题形象为主的特色往往都表现出与主题的紧密关系。作为一种历史的图像,这些作品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史,表现了人民军队中官兵的英雄形象,也反映了战争中的人民和军人对和平的渴望。
第二板块“延安精神”以版画为主,20世纪30年代为开端,表现了自“延安文艺座谈会”前后解放区版画创作在时代中的作为。1949年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版画技法向精致化和多样化方向发展。1929年,鲁迅与柔石等以“朝花社”的名义出版了《艺苑朝华》丛刊。后来,鲁迅在《新俄画选》小引中说:“当革命时,版画之用最广,虽极匆忙,顷刻能办。”到1931年夏,上海有了中国最早的木刻讲习会。从此,木刻在中国方兴未艾,尤其是在抗日战争中得到了充分的应用。20世纪的版画发展,经历了鲁迅倡导期和延安发展期,以木刻为代表的版画在中国的社会舞台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1949年之后,版画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实际需求而出现了历史性的转型,社会功能的变化也带来了审美上的不同,版画技法也向精致化和多样化的方向发展,从宏大叙事到情趣小调,新时代、新生活在版画的表现中呈现了新的风采。这一时期中的很多版画家出于对鲁迅的敬仰,还创作了大量的表现鲁迅形象和事迹的作品。而在其他题材的创作方面也是百花齐放,呈现了版画在新中国的新发展。
“时代步伐”板块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主题创作特色。1949年以来,随着社会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美术创作在表现现实生活方面出现了很多新的题材,其中有许多是前所未有的。这之中有着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的转型,农民对于机械化生产的期盼,而与生活相关的主题创作,也让人们看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气象。与工业相关的各类生产,规模扩大,从无到有,以及城市建设等,也以一种新风新貌而表现出新中国的巨大变化。这些作品从不同的方面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时代特色,尤其是在时代新风的表现方面。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