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上海|当青春小店觉醒场景应用,青春经济还会远吗?
2025-07-21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文 郭容/图、视频(除署名外)

藏在小巷深处或转角街边的小店就像是城市商业的“毛细血管”,关系着城市的烟火气。聚焦青年客群、主理人也是年轻人的青春小店,这些年逐渐进入大家的视野。

近日,静安团区委正在积极制订促进静安区青春经济的若干举措,一批注重场景应用的青春小店进入了静安共青团排摸的名单之中。静安团区委正在通过分析片区的青春经济的应用场景和街区场景,关注青春经济中的创新商业模式和消费场景。

  场景一  

  宠物+共享办公  Coffee Chat正流行  

在去年5月入驻石门二路街道苏河湾沿街的店铺前,陈颖的办公室位于普通的创业园区。

有关部门一直在倡导企业主自我创新。于是,寻思转型的策划公司创始人陈颖多了一个新身份:狗莉莉咖啡主理人。

“莉莉”是陪伴了她十年的流浪狗,离世前撑着不支的体力在门口苦等主人回家,站着去了汪星球。陈颖为了纪念它,给小店取名“狗莉莉咖啡”。

狗莉莉咖啡主打“人宠共食”的宠物友好咖啡店,开启了宠物新消费模式。陈颖期望,很多和她一样的毛孩子家长,可以有一个空间携宠办公。以宠物之名社交,希望大家可以走进咖啡馆。“不少客人会带着爱狗进店,宠物陪伴主人办公、社交、喝咖啡的同时,狗狗们也会有它们的专属下午茶,这里不但有毛孩子饼干和毛孩子点心,每逢佳节,还有毛孩子粽子、毛孩子月饼等。”

所谓不破不立,开店之初,陈颖就定义了新的办公场景:即“咖啡+”的复合式办公场景。将一楼作为原策划公司工作人员的办公区,将店铺整体改造为LOFT,在一楼设有卡座的同时,二楼新建了景观区和沙龙区。希望能把传统策划行业的洽谈场景,装进更为轻松的咖啡店。同时,开放二楼区域给创业者做共享办公或举办沙龙的场地。

陈颖告诉记者,二楼的空间不会收场地费,而是以基础消费代替场地费的形式欢迎不同的主理人开展不同的沙龙主题。“我们也自建了主理人交流群,定期交流学习。咖啡店开店一年多来,已经累计开设了30多场不同主题的沙龙活动。”

“现在流行起一种新消费模式——Coffee Chat,即用一杯咖啡的时间分享一个主题或交流一个项目。来我们这里办公的有很多是一人制公司的负责人。他们的创业项目很新,主理人很年轻,以00后居多。”陈颖认为,正因为共享办公空间,让她接触到了很多不同的业务,开了眼界。自己主营是做策划的,没准还能来个跨界合作。

“既然身在街区,我们也希望和这个街区产生链接。”陈颖介绍说,从去年开始,咖啡店就开辟了户外工作者的自助取水点,为外卖快递小哥等提供免费饮用水,为社区尽一些绵薄之力。

平时,这里还是党群服务中心开展居民活动的场所。尽管不少活动是公益性的,但陈颖看得更深远一些,“作为策划公司,我们希望‘被看见’,通过这样的活动,主办方可以了解我们的组织能力,可能无形中会找到一些商机。我们还经常参加街道的公益市集,展示我们热销的宠物冻干类零食,也会以设计联名杯套等形式让大家了解到我们是一家‘开在宠物咖啡店里的策划公司’。”

咖啡馆地处苏河湾沿线,附近有诸多骑行爱好者,也有不少夜跑的人。陈颖所在的策划公司便发挥自身优势,原创了一部分以“狗莉莉”为原型的苏河湾打卡地图、插图、贴纸等。

“未来,希望我们能成为连锁品牌,让大家看到‘狗莉莉咖啡’的店名,就知道可以带上毛孩子过来办公、聊天、参加各类活动。宠物给予人类的陪伴是无条件的。很多养宠人已经把毛孩子当成了自己的家庭成员,不少客户知道了莉莉的故事后,也跟我分享他们和狗狗的故事。于是,我们的咖啡馆又变身成了一个小型宠物故事会。还有人专程来看莉莉的照片,让我十分感动。”陈颖说。

店铺在静安落脚的过程中,也得到了盛醒SameWak创意园项目经理的竭力支持,希望“狗莉莉咖啡”新消费模式也能带动整个园区的活力。今年在团市委、团区委的支持下,石门二路街道团工委还推荐陈颖参加了“青春小店”主理人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并组织“青春小店赋能沙龙”,让诸多与狗莉莉咖啡类似的青春小店,学习“小红书”低成本获客和变现运营策略等实用技巧,助推本地生活商家街区经济绽放新火花。

  场景二  

  音乐+会客厅  “日咖夜鼓”反哺社区  

1993年出生的小杨是Echo打击乐体验馆的主理人之一。主业是金融,兴趣爱好是打架子鼓。

几年前,当时还是零基础的她找遍了上海学架子鼓的教学机构,发现市场上的培训机构主要还是以教小朋友为主

于是,几经周转,她在恒丰路上的一个沿街商铺开了一家打击乐体验馆。“架子鼓产生的噪音比较大,我们隔壁是商务办公的,为了不影响别的公司正常办公,于是就想到了‘日咖夜鼓’的形式。”

有别于其他的音乐培训场地,这里的一楼空间更像是一个公共空间。在这个会客厅里,周围的白领、居民可以来喝咖啡,组织活动。不少学员拥有店铺密码,即便凌晨练鼓也能自由出入。咖啡区常备千兆Wi-Fi,白领们常带着电脑来“驻扎”,加班累了就上楼打一段鼓。

有家长陪孩子来打鼓,突然有工作要处理,就和对方约在了楼下的公共空间把事情谈完了。还有个女学员是从事广告行业的,经常晚上8点下班后到店内练鼓,有时练到晚上10点准备回家前,接到老板电话紧急修改PPT,于是就到一楼的公共空间继续上班。经常深夜给小杨发消息说,“店门锁掉了。”

渐渐地,这里还成为很多“硬核玩家”的聚集地。小杨透露说,店内的设备放到专业的演唱会上都是可以直接用的,也因此吸引了一些到上海来参赛的学员、音乐考生、上音的学生等。

因为平时的工作很忙,小杨迄今还是一名架子鼓的初学者,在她看来,这家店更像是一名架子鼓爱好者放大版的练习场。因此,她更愿意营造一个玩的场景,也提供条件,让爱好者们在这里可以24小时不限时练习。“外面的培训机构要么不提供练习场地,要么按小时收费。很多学员和我说,这里不像营利性场所。我就淡然一笑,因为我的初心是以玩为主,理想状态是每个月有盈利,养活老师。”

翻看着手机里的学员群消息,有人分享新学的鼓曲,有人邀约周末组乐队。曾有学员因工作压力陷入低谷,却在持续打鼓中重获专注力,甚至跨界组起了公司乐队。这些变化让小杨感到了莫大的安慰。

Echo开店快满一年了,眼看着青年夜校开得红火。她也心动不已,四处打听是否也可以开设夜校,还借助网络平台推广,尝试开设夜校班。有一天晚上,小杨在小红书上收到了一条私信,对方自称是天目西路街道团工委的老师。起初,她对这条半夜发来的消息持怀疑态度,经再三核实,确定了对方的身份。原来,天目西路街道正在推进党建引领网格治理工作,街道团工委与网格员也在随后一同上门走访,并在Echo开展了团建沙龙活动,区域化团建单位、网格青春联盟的青年齐聚小店,在咖啡香中为青年小店如何融入社区、提升人气出谋划策。

与共青团接上头后,小杨参与到了更多的街区活动中,反哺社区。比如她参加了由街道团工委和中兴金融街区党支部主办的中兴金融街区青年生活节公益演出,还在炎炎夏日为快递小哥们送上了解暑水果。

小杨透露,接下来计划与街道合作开设“青年夜校”,为周边白领提供更多学习和交流的机会,以公益价格让更多人体验打击乐的魅力。

  场景三  

  市集+手工艺品寄售+工作坊  母女共创“退休市集”  

受访者/图

张帆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人物造型设计专业,去年7月份,她有幸参加了一场创业比赛,获得冠军。进而参加了上戏第一个落地在静安寺街道“15分钟就业服务圈”的项目——长乐966就业创业服务站“我的小店开在巨富长”联合快闪活动,成为免租快闪店的第一位店长。

张帆的小店名字很特别,叫“Tamadrama退休市集”。原来,张帆与同学共创的工作室正逐渐向礼服设计、妆造,文创品牌及创意市集转型。而张帆的妈妈则是一名羊毛毡爱好者,不仅尝试在网上晒作品,吸引了一群年轻粉丝。还开起了直播,吸引了一群同龄同好。

有一天妈妈问张帆:“你能否办一个针对退休设计者的市集?”

张帆从妈妈那里了解到,很多老人退休后依然坚持在做传统手工艺品,但不知道年轻人的喜好,而年轻人则有很多创意想法需落地,两个群体可以互补。而“退休市集”里售卖的作品就是银发手工艺人与青年设计师共创的手工艺品。

去年7月份到11月底,这家快闪小店享受了近4个月的免租,因为没有租金压力,小店孵化初见雏形。

受访者/图

张帆离开后,又有其他的主理人陆续进驻这个位于“巨富长”时尚街区的空间。

去年12月,经静安团区委引荐,华润置地团委给予场地扶持,“Tamadrama退休市集”成功入驻万象天地。

这家青春小店里不仅有青年设计师的创意作品集会,还有银发手工艺人的温暖制作;既有体验工作坊,又别出心裁地推出了寄售业务,最多的时候吸引了40多个原创品牌入驻。“你可以理解为我们是一家手工艺品的买手店,店里收集了不同作者的手工制物及收藏品,包含纺织类、服饰首饰、工艺品、宠物穿搭、手作、原创礼品、家居生活等。”

张帆的开店理念是打造一个让顾客能进入美学空间的场景。来到这个120多平方米的小店,店内所有装饰装潢都是手工制作的,有趣、质感满满的手工艺品以及妈妈亲手制作的毛毡作品琳琅满目,就连小红书上的活动海报也不是照搬模板,而是店员和设计师、艺术家共创的。

“我营造的这个场景是包容的,可以和一些有艺术梦的不同年龄段的人一起‘搭伙创业’,希望这里成为创业者的交流空间。”当然,对开小店这件事,张帆表示自己也是边开边摸索。“‘巨富长’街区的客流量较大,很多年轻人是直奔我们店来打卡。现在的客流有的是线上引流来的,有些则是周边的居民。如今的消费者和以前不一样了,更注重体验感,买的就是情绪价值,我会不断调整,适应新消费需求。”

营造年轻人喜爱的消费场景不仅是小杨、陈颖、张帆这样的青春小店主理人的生存策略,也是95后青春小店主理人、云里·云南铜锅米线联合创始人李昌辉关心的事。

“我们在上海开了13家连锁店,其中有4家位于静安,我们店之所以名字中有一个‘里’,就是寓意上海里弄,走的是街区店的路线。”李昌辉告诉记者,以泰兴路店为例,店址毗邻张园,这里是和“巨富长”一样的有历史沉淀的品质街区,整个街区弥漫着浓浓的上海腔调,这样放松惬意、生活化的场景吸引了周边不少白领居民来消费。“未来,我们希望有更多的互动,被街区的人群看见,持续扩大品牌的影响力。”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文 郭容/图、视频(除署名外)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