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时评|让关键信息“跳出来”,是用户最需要的微改进
青年报·青春上海评论员 唐骋华
商业顾问刘润近日在社交平台上晒出一张在虹桥机场拿到的新登机牌,称自己“差点感动到流眼泪”,顿时引来上万网友共鸣。是这张登机牌做了什么惊天动地的改变吗?并没有。它只是把登机口、登机时间和座位号用更大的字体清晰地集中到一起,让乘客一眼能找到。就是这样一个微小的设计调整,引来上万网友共鸣,发出了“建议全国推广”的呼声。
仔细想想,人们之所以反应强烈,并不仅仅因为登机牌字体变大了,更在于它为大家日常生活中普遍遭遇的“信息过载”问题,提供了切实的解决方案。
过去的登机牌上,关键信息往往和各种条款说明、航空公司代码等混在一起,加上字号又小,致使乘客在环境嘈杂的机场里,不得不像玩“找茬”游戏一样眯起眼睛,费劲寻找。为此,值机柜台的工作人员经常不得不额外用笔在登机牌上圈出关键信息,以补救设计缺陷。现在干脆把关键信息拎出来,进行视觉上的强化和空间上的聚合,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设计上的这次微改进,体现了服务理念的转向,服务提供者从“我有什么信息都要给用户看”,变成“清晰地呈现用户最需要的信息”。而省下的时间、减少的焦虑,哪怕只是让乘客少皱几次眉、少挠几下头,都会转化成实实在在的体验提升。其实质是通过人性化设计,实现服务的递增。
在这信息爆炸时代,类似的微改进和服务递增多多益善。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食品包装袋上花里胡哨的图案和宣传语,把配料表、生产日期、保质期挤到角落,消费者要拿着放大镜才能辨认;药品说明书上密密麻麻的小字,让非专业人士难以迅速找到用法、用量和禁忌;甚至一些官方表格、通知文件,专业术语堆砌、关键信息分散,增加了公众的理解成本和办事效率……
其实很多时候用户并不需要更多的功能、更炫的界面,而只是希望在最需要的时候能快速获取最关键的那一点信息。因此,提升用户体验未必总是意味着大刀阔斧的改革,或用高科技加持。回归用户需求,审视每一个与用户接触的微小环节,思考用户在特定场景下的核心诉求,加以优化,让关键信息“跳”出来、让操作路径“顺”起来,往往直接有效。这种基于用户洞察的微改进,成本可能不高,却因直击痛点、解决难题,取得良好的正向反馈。
青年报·青春上海评论员 唐骋华
编辑:陆天逸
编审:陈晓培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