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人物|90后法国女生乐盖曦:我的梦想是一辈子在上海生活,把上海分享给世界,陪世界人漫游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杨力佳/文 施剑平/图、视频
“大家好,我是一名90后法国人,在上海专门做city walk,今天和大家分享一条比较特别的路线,跟着丁丁去了解上海的历史……”在上周举行的“这里是上海——2025上海文旅宣推口号焕新发布”新闻发布会的分享环节,上海国际旅游形象公益推广人乐盖曦(Clarisse Le Guernic)的开场白一下子吸引住了大家的注意力。今年是这个法国女生在上海创业的第5年,已经设计出了30多条路线,一个外国年轻人是如何说好上海故事的?这很让人好奇。
跟着丁丁,追寻90年前的老上海
乐盖曦的中文说得非常地道,时不时还会蹦出一些上海话,原来,从初中起,她就开始学习中文了,2015年,正在读大三的她还以交换生的身份来到复旦大学中文系学习了一年。2019年,获得硕士学位的她重返上海,并在第二年创立了Arcade亓门文化,深入上海的各个角落,探索历史脉络、感受城市文化。
乐盖曦的办公室位于被法国梧桐掩映的香山路,一进门,一张独特的拼贴海报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原来,这是上海法国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的学生们在走完“丁丁与蓝莲花”路线后送给她的礼物,上面还贴心地拼出了一个大大的logo:Arcade。当被问及为何给公司取名Arcade时,乐盖曦拿起了书架上的一本书:《黄嘉略与早期法国汉学》,原来,黄嘉略的法语名字正是 Arcade。“在大学的历史课上,我第一次听说了这位中国人。因为他,法国人有了正式学习中文的渠道。我希望沿着黄嘉略曾搭建的这座文化之桥,带着越来越多的外国客人在city walk中感受中国的历史文化。”
最近,乐盖曦特别忙——暑期向来都是出游旺季,再加上入境游的不断升温,几乎每天都在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客人。此次采访前,她刚刚送走一个来自新加坡的法国五口之家,他们选择的正是“丁丁与蓝莲花”路线,这条诞生于2021年的路线,至今一直是公司最热门的3条路线之一。
说到这里,乐盖曦和记者分享了一段2021年5月17日的微信对话。原来,当时有一个法国客人表示,自己特别喜欢《丁丁历险记》,其中有一本跟上海有关——《蓝莲花》,希望在回国之前可以走一走。读过这本书的人都知道,里面所涉及的地点的名字都是比较模糊的,更何况时代变迁,城市面貌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想要设计出这样的路线,挑战不小。但是乐盖曦还是欣然接受了,立刻投入到了大量的史料查询、实地探访、反复对比的工作中去。在1个多月后,这条起点为豫园,终点为人民广场,历时2.5小时的“丁丁与蓝莲花”路线正式开启并迅速成为了爆款,至今已经有来自10多个国家的1000多名客人跟着乐盖曦追寻埃尔热画笔下的老上海,了解这座城市的故事。
乐盖曦说,虽然大多数的客人是看不懂中文的,但是,她还是会给每一位走这条路线的客人准备一本中文版的《丁丁历险记·蓝莲花》,在感受汉字魅力的同时,也是一件非常有纪念意义的伴手礼。
盐汽水,很解暑也很上海
天气炎热,在茶几上,乐盖曦摆放了好几瓶盐汽水,这是她招待参加city walk的客人的标配,“很解暑也很上海”。而环顾整个办公室,从家具到摆设,从书籍到藏品,很容易让人以为,它的主人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老上海。
乐盖曦说,空暇时间,自己最喜欢钻进各个旧物市场里淘宝,“这些年,有不少旧物商店搬去了郊区的仓库,很远,但是,我还是会去,每打开一个箱子就像拆开一个盲盒,让我兴奋不已,邂逅未知的宝藏。”说着,她从柜子里拿出一个铁皮箱,里面装着自己最钟爱的几件宝贝:整整一本地铁卡、整整一袋轮渡筹码、整整一盒自行车税牌……“我最喜欢的是这本老相册,上面贴着100多张在不同年代以国际饭店为背景拍摄的游客照,是我花了很长时间从不同地方收集过来的,特别有意义,这周,我还以国际饭店为起点,进行了一场city walk,这些积累都是更好地说好上海故事的好素材。”
书桌上,躺着几本还没有来得及被放上书架的书,乐盖曦说,那是她刚刚收到的礼物——自从街道的工作人员得知她的职业后,时不时会送一些与城市历史、文化相关的书籍给她,希望对她有所帮助。记者发现,放在最上面的一本是讲述卢湾人文历史的图册,于是就问她:“现在上海有16个区,那封面上写的这个卢湾在哪里啊?”她会心地笑了:“我的办公室和家都在黄浦,我怎么会不知道呢?除了老卢湾,我还知道老南市呢!”原来,乐盖曦当年设计的第一条路线正是在老城厢,时至今日,那里依旧是她最钟爱的区域之一,好几条路线都与之相关。
乐盖曦隔三岔五就会骑着小电驴去那里转悠。“那里是上海日新月异的一个缩影,既可以回望它的过去,也可以展望它的未来,这也正是我觉得这座城市最迷人的地方——既有历史底蕴,又有现代摩登,多元、开放。”乐盖曦笑着说,因为去得频繁,那里不少施工队的工人都认识她了,“我最感动的是,有不少客人每年都会来参加老城厢的路线,而且其中还有土生土长的上海人,他们不仅会带上上一年拍的照片进行对比,还会分享自己之前生活在老城厢时的情景,在这种近距离的交流中,不仅更加理解了这座城市,同时也共同构建起自己的上海故事。这些年,通过行走和讲述,我在参与历史,也在融入发展,对这座城市的归属感越来越强烈了。”
对话
青年报:刚才你提到,有不少上海人也会参加你的路线,这对你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肯定吧。
乐盖曦:是的。其实刚创业的时候,我们的客人大多数都是中国人——学习法语的中国人,他们将city walk当成是流动的法语课堂。渐渐地,他们发现,除了可以帮助自己提高语言水平之外,这里所分享的内容也是干货满满的。所以后来有越来越多的不以练习听力为目的的中国客人参与进来,其中不少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这对我来说的确是一个非常大的鼓舞。
另外,现在不少在上海生活的外国人会选择中文讲解,想用这样的方式更原汁原味地了解这座城市。每次city walk的人数,我基本上都会控制在10人以下,这样我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客人深入交流,尤其是当一个团里既有中国客人又有外国客人的时候,city walk就自然而然地提供了一个文化交流的平台。
青年报:你现在还开设了社交账号“沪上乐乐”,拍摄短视频介绍上海是吗?
乐盖曦:嗯,是的。其实在平时的生活中,我是一个I人,你也许看不出来吧,但是每每聊起和上海有关的话题,我就一下子会不自觉地变成E人,因为我觉得实在有太多精彩的内容想和大家分享了。通过短视频,大家可以了解到更多的关于上海的不同的信息。
青年报:这5年,你在上海的事业完成了从0到1,接下去有何计划吗?
乐盖曦:我希望可以拿到“五星卡”,因为我的梦想是一辈子在上海生活,把上海分享给世界,陪世界人漫游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杨力佳/文 施剑平/图、视频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