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发现|独属于夏季的“游戏”+1!夜幕降临,抓知了猴去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张振宇/文、图
说到独属于夏季的娱乐活动,你会想到什么?
水上乐园的欢声笑语、舌尖触碰到冰激凌那一瞬间的满足感、勺子伸入西瓜果肉发出的沙沙声、还是提着手电筒在小树林里抓知了……对于许多城市中长大的孩子来说,最后一项活动可能会有些许陌生,但近几年,抓知了的队伍开始“壮大”了起来,越来越多的“打工人”也加入到了这支队伍中。
抓完之后,这项“游戏”仍没有结束,有的会把抓来的知了猴带进厨房,在精心烹饪后,端上餐桌;有的收获颇丰,他们会在社交媒体上进行售卖;还有的会精心记录知了猴的成长……
下班后钻进小树林,抓知了猴
从去年夏天开始,顾杰每晚就多了一个新的去处。
随着温度逐渐升高,公园、绿化带中总是传出一阵又一阵的蝉鸣。由于小时候听爷爷奶奶说过知了其实可以食用,但苦于没有网络,因此也就没有渠道了解如何烹饪知了猴,所以这个好奇就一直埋藏在了心里。偶然间的一次,他在短视频平台中刷到了知了猴的捕捉和烹饪方法,这让他小时候埋下的种子开始慢慢“发芽”。刷的多了,顾杰便开始想着自己动手抓几次、烧几次,看看网上说的“唐僧肉”味道如何。
就这样,他开始拿上各种抄网、手电筒等工具,向着树林进发。渐渐地,他的也开始变得“熟门熟路”。“一般情况下树木比较茂盛的地区会比较容易抓到知了猴,但有的时候,这些知了也会停在特定的树木上。”顾杰对记者说道。
现在对于顾杰来说,抓知了猴似乎成为了夏季每晚必去的一个娱乐活动,而他的包里也常备小抄网。有时甚至在下班路上,他也会提前从公交车上下来,但这个时候,他则不会“大费周章”地抓很长时间,他只是在小区周围绿化带中低矮的树木上,徒手抓几只。只有等到晚上八点过后,他才会拿上“家伙什”,抓上半个多小时才回家。
“有抓知了猴的童年才是完整的童年,玩过知了猴的夏天才是完整的夏天。”另一位喜欢抓知了的市民刘子艳对记者说道。
对于刘子艳来说,抓知了猴就是独属于她的童年回忆,现在,她也希望自己孩子可以拥有这份特殊的夏日回忆。“小学放学后的傍晚,我都会去村子的杨树林里或路两旁的杨树上去捉知了猴,后面升入初中,由于住校的缘故就没有再去抓知了猴。最近这段时间因为孩子长大了,最近放暑假了,我带孩子时也想让他体验我小时候的快乐,所以就会带他去玩。而且抓知了也是亲近大自然的一种方式,可以帮助孩子了解昆虫的知识。”
烤知了猴、爆炒金蝉,沪上多家店铺有售卖
抓到后下一步干什么?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处理方式。
“抓到知了猴之后,我会仔细洗一下,装进袋子中冷藏起来,我会等存放的知了猴变多了,一起吃掉它们。”顾杰说道。
在他的社交媒体中,他还分享过自己将知了猴和金蝉等昆虫放在一起爆炒的视频,只见辣椒、蒜、知了猴和金蝉在油锅中不断翻滚,锅铲一边翻腾,一边冒出热腾腾的烟,十分诱人。
对于刘子艳来说,除了将知了猴下锅变成美食,她有时也会把这些知了猴养起来。“我会和孩子一起观察知了的不同品种、不同长相,也会观察知了脱壳的情况。通过这种方式我可以帮助孩子学习昆虫知识。”刘子艳说道。
在社交媒体上,记者也发现有不少卖家会兜售自己抓到的野生知了猴、金蝉等昆虫。记者随机找到了一位卖家,对方表示,自己是在青岛市黄岛区抓野生知了猴的,所抓到野生知了猴的售价均为1元一只,为了保证新鲜程度,他们在包装时会使用保温箱和冰袋。
“个人买家和饭店都会购买知了猴,这两者的比例差别并不是很大吧。”这家店铺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记者在大众点评上输入“知了”进行搜索,发现上海有不少店铺会对此进行售卖,大部分店铺的做法还是烧烤和爆炒。记者走访了搜索结果中位于奉贤区的一家烧烤店,烧烤店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该店售卖的烤知了猴为8元一串,一串上有3个知了猴。
“我们店卖的主要还是人工养殖的,销售情况也不是特别好,一天大概能卖个50串左右。卖得一般主要是因为很多人不吃知了猴。”工作人员说道。
专家:野味虽好,但更建议食用人工养殖的
入夏后,捕捉知了猴这一颇具季节特色的“游戏”在社交媒体上悄然走红,但随之而来的是网友们的诸多顾虑:过量捕捉知了猴是否会破坏城市生态?食用野生知了猴是否会危害健康?带着这些疑问,记者采访了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的副教授周兴苗。
周兴苗介绍,老百姓常说的“知了”“知了猴”其实是蝉的俗称。“知了猴指的是刚刚从土里钻出来的那个阶段,知了一般就指羽化为成虫之后的阶段。我们平时吃的知了,大多数都是若虫刚刚从土里钻出来的阶段,也就是俗称的知了猴。”周兴苗说道。
他告诉记者,在分类学上,蝉属于昆虫纲半翅目,目前全世界已知的蝉科昆虫有3400多种,我国已知的也有200多种,常见的有鸣鸣蝉(斑透翅蝉)、蟪蛄、蒙古寒蝉(蛁蟟)和黑蚱蝉等。不同种类的蝉在体形大小上存在差异,其蛋白质含量也因此有所不同,但从食用和药用价值来看,不同种类的蝉差别并不是很大。
对于大家关心的食用安全性问题,周兴苗表示,蝉通常以植物汁液为食,即便在城市主干道旁,汽车尾气大多会被植物吸收,对蝉的影响极小:“所以一般情况下,食用野生知了猴不会引发疾病。不过,昆虫属于高蛋白食材,且特异蛋白质含量较高,与常用的动物肉类蛋白成分差异较大。部分人群存在蛋白质过敏情况,尤其是对虾和螃蟹过敏的人,或是过敏性体质者,建议谨慎食用或不食用。”
尽管食用野生知了猴一般不会产生不良反应,周兴苗还是建议大家选择人工养殖的蝉类:“一方面,大量捕捉会影响蝉的种群数量,进而对当地生态造成一定影响。毕竟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昆虫多样性的保护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另一方面,人工养殖的蝉类在食用品质上更具可控性。”
此外,对于那些想将捕捉的知了带回家饲养,以学习昆虫知识的爱好者,周兴苗也给出了建议:“在室内饲养蝉进行观察,是学习昆虫知识的好方法。饲养时,要多了解蝉若虫的生活习性,同时注意观察其生活环境,比如培养基质中是否含有较多有害微生物等。”
(应受访者要求顾杰为化名)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张振宇/文、图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