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令而动逆向而行,临港青年志愿者坚守在防台一线
2025-07-30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泳均

随着全市团员青年防汛防台倡议书发布,临港青年用行动诠释责任与担当,临港安置点青年志愿者焦敏便是其中一员。今日早上6:30,焦敏已经在临港安置点协调暖心粥和热腾腾的包子等爱心早餐。昨晚7点,焦敏还埋首在临港管委会数据处办公室的工作文件里,键盘敲击声与窗外的风声交织。“当时接到招募令,说临港安置点急需志愿者,晚上7:30要到岗。”于是,焦敏毫不犹豫地报名志愿工作。这位90后安置点“点位长”,2022年曾获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个人荣誉称号,是防台一线无数青春力量的缩影,他们用速度、担当与温暖,在风雨中筑起一道坚实的防线。

安置点发放早餐

逆向而行

化身协调各方的“点位长”

用十几分钟赶完手头工作,焦敏便马不停蹄地赶往单位旁的青少年宫安置点,那里即将成为300余名建设者的“避风港”。昨天晚上8点整,青少年宫安置点完成人员转运。

当被问及为何能在半小时内完成安置点筹备工作时,焦敏说,这得益于完善的应急机制。“防汛防台是日常工作,我们早有一套成熟的应急方案,车辆、物资等前期都已安排到位,一旦启用安置点,各部门按机制联动,响应速度自然快。”

作为安置点的点位长,焦敏承担着重要的协调工作,他负责整个转移和安置工作的有序推进。从在少年宫门口引导转运车辆,到分批安顿300余名建设者,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他的统筹。转移期间,他不断接打电话沟通协调,用高效的组织力保障了安置工作的顺畅。

焦敏

深夜的暖光

“有需求,找我们”

“我没带被子。”“同志,我没带水。”“能不能出去透透气?”面对此起彼伏的需求,焦敏总能笑着耐心回应,安抚安置点人员的心情:“放心,需求我们来解决,外面风大,室内待着更安全。”

焦敏和志愿者一方面耐心劝说大家留在安置点以保证安全,另一方面积极对接项目方,安排专人统一搬运物品,全力满足合理诉求。“我们4名青年党员轮班值守,上半夜两人值守,下半夜换另外两人,确保24小时有人在岗。”

事实上,焦敏已经有数次防汛抗台志愿者的工作经验。大风还在持续,但安置点里的暖光,以及像焦敏这样的青年志愿者的身影,让安置点的建设者感到格外安心。青年志愿者用实际行动证明,青春力量总是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传递温暖。

相关链接

临港保障措施迅速到位

记者了解到,7月30日清晨,在自贸区临港管委会的统一指挥和周密部署下,各项保障措施迅速到位,全力确保转移人员的安全与基本生活需求。在作为主要安置点的临港少年宫内,临港管委会志愿者、浦东公安民警以及卫生中心的医务人员都已到场。虽然转移至此的居民和工友人数众多,但场馆内的冷气供应充足,有效驱散了人群聚集带来的闷热,营造了一个相对舒适的环境。被安置人员的位置区域有序排列,分区明确,公安民警以及其他安保人员在场维持安置点的秩序,为安置点的平稳运行提供了坚实的后盾。

此外,位于临港新片区的上海海洋大学已经做好前期全面检查,校领导牵头对往年台风暴雨防御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防汛薄弱环节进行巡查检查。物业部门对高空悬挂物、天沟、顶棚、道路雨水口、地下车库等进行全面排查,并部署防汛救灾物资。各二级学院(部门)通过微信群、短信等渠道立即对师生开展一次防台风宣传教育,提醒师生及时离开台风影响区域。在台风、暴雨影响期间减少不必要的外出,提前做好食品等生活物资准备。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泳均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