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和海啸,哪个对上海影响更大?地震专家解读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郭颖
7月30日7时24分(北京时间),堪察加东岸远海海域发生8.7级地震,震源深度为10千米。自然资源部海啸预警中心发布海啸黄色警报:根据最新监测分析结果,预计对我国上海,舟山南,台北东,屏东西,屏东东,台东南,台东北,花莲和宜兰沿岸造成灾害性影响。
然而,到了下午,便解除了浙江、上海沿岸的海啸黄色警报,这是为什么?台风和海啸,哪个对上海的影响更大?上海地震台高级工程师宋秀青接受媒体采访时,进行了解答。
“从目前看到的数据而言,台风可能会造成3~5米的浪高,而海啸带来的浪高约为0.3米到1米。”宋秀青认为,从数据上来分析,这次台风对陆地的影响,远远大于海啸!
“以往类似大地震引发的海啸对上海造成的影响实际上是非常小的。”宋秀青举例道,2011年日本9.0级地震,距离上海2000公里,当时上海沿海地区浪高0.2米到0.3米,因此这次台风与海啸叠加在一起,台风的威力是大于海啸的。此外,根据市海洋监测预报中心经与自然资源部海啸预警中心的会商结果,预测海啸波到达上海沿海的时间段为今天19时至22时内,上海沿江江海正好是处于一个落潮期,这也将减弱两者带来的影响。
根据记载,1960年智利发生9.5级地震引发的海啸,给上海带来的影响也是比较轻微的,当时吴淞口观测到0.15至0.2米的浪高,持续约3小时。
“今天堪察加东岸远海海域发生的强震,距离上海约3800公里,从板块上来说,它是发生在太平洋板块与鄂霍次克板块的俯冲边界,与上海并不在同一板块,但是因为它的地震能量非常大,可以传播到很远的地方。”宋秀青解释说,“加上上海本身就是覆盖层比较厚,对地震波会有一定的放大作用,因此远场地震对上海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那么,什么情况下的地震会产生海啸?宋秀青科普道,首先地震必须是发生在海底或者是沿着海岸的断层,震级至少是7级以上的大地震,才有可能带来大规模的海水位移,还有就是浅源地震、发震断层足够长、垂直位移够大、深海海沟等,这些要素的叠加,才会造成海啸。
“对上海来说,长江口到杭州湾的平均水深不足20米,远海地震引发的海啸传播过来会逐步衰减,加上日本岛链阻挡了海啸波的传播,因此对上海来说不会造成灾害性的影响。”宋秀青表示,日本沿海水深,所以日本发生大地震时就很容易产生海啸,而上海周边的东海海域属于大陆架区域,海水非常浅,所以不太会因为大地震带来灾害性的海啸。
下午,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从上海海事局方面获得的海啸信息是:预计7月30日下午至傍晚长江口及杭州湾水域将有0.3至1.0米增水。尽管存在增水,但上海市海洋监测预报中心确认,各岸段潮位站均不会超过警戒值。
那么,万一海啸真的来了,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宋秀青建议大家尽量减少出门,有关部门要重视航运枢纽、能源设施、跨海交通、通讯网络等重要的海上设施的安全。
此外,宋秀青指出,将来可能需要进一步完善海啸—台风耦合模型,同时还要加强科普,让公众更多地了解这方面的知识,一旦发生此类情况,大家就不会恐慌。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郭颖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