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防台准备到值守复位:上港集团盛东码头青年突击队迎战台风“竹节草”
2025-07-30 青年

码头控制室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王馨怡

7月30日16时40分,今年第8号台风“竹节草”在上海奉贤沿海登陆,最大风力达9级。受影响最直接的洋山深水港,早在台风来临前两天就启动了防台预案。从操作员到值班员,一批青年提前进场值守,从吊机加固到集装箱堆场布防,再到风雨中的设备监控,他们坚守各自的岗位为码头运行筑起一道屏障。

未雨绸缪:前期防台准备工作

自中央气象台7月28日早晨6时发布台风蓝色预警后,上港集团洋山一期、二期码头青年突击队立即进入应急响应状态,开始了紧张有序的防台准备工作。

维修技术员唐勇和同事们率先行动,完成了39台岸桥的室外绑扎工作。“我们要确保每部电梯都停靠在一层,避免强风导致的故障。”唐勇介绍说,他们以两人一组的方式,对每台桥吊机房和电梯房逐一确认。

55台轮胎吊中的大部分已经进入防风泊车位,区域内的流动机械也根据台风动态和生产情况灵活调整了停放位置。

为了应对台风,码头提前对集装箱堆场进行了特殊处理:重箱堆高从5层降至3层,空箱则完成了122个箱堆的防风绑扎。“空箱很容易被风吹动,我们把它们绑扎成金字塔形,中间稳固,两侧受风面积小。”00后轮胎吊司机陈宇劼解释着防护原理。

集装箱码头防台准备

临危不惧:台风中的现场坚守

台风登陆后,码头岸线设备防护基本完成,但青年突击队的值守任务仍在继续。

“即使在驾驶室内,也能清楚地听到外面的风声。”轮胎吊司机陈宇劼在今天下午接受采访时,电话里的背景音正好印证了他的话,呼啸的风声振动了厚重的驾驶室玻璃。

虽然大部分轮胎吊已进入防风泊车位,但仍有部分在台风间隙维持作业状态,保障部分外贸集卡的装卸需求。“台风天气最大的挑战是吊具的剧烈晃动。”陈宇劼说,“平时只需要几秒钟就能完成的开闭锁动作,现在必须格外小心。我们要做到轻吊轻放,每一个动作都要比平时慢一倍以上。”

在他的操作台前,每一次起吊都格外细致。4根钢丝绳在强风中摆动,集装箱在半空中轻微摇晃。“对准集装箱顶部的锁眼时,必须用肉眼仔细观察,确保每一个锁眼准确对位。”

今天清晨五点,范犁班里的十五个青年就从家出发,冒着急风骤雨赶到公司。“他们衣服鞋袜都湿透了,但每个人都按时到岗。”他们负责现场巡查,观察箱区状况,检查设备运行情况。

在码头控制室,控制室主任范犁正通过监控屏幕密切关注着现场情况。作为青年突击队的带头人,他肩负着整个码头设备安全的重任。

“每个设备都有具体的防风措施和操作规程。”范犁介绍,台风登陆后,所有岸线人员都撤到了后方安全区域,但控制室的值班工作不能停。“面对这种情况,每个人的精神状态都比平时更加专注。”范犁观察到,“青年突击队员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整个团队的执行效率和协调一致性都非常好。”

风雨过后:恢复准备工作

“我们正在等待台风过境,明天早上可能有船舶靠港恢复作业。”范犁说,“台风一过,我们就要立即出动,对所有室外电箱进行逐一检查,确保设备能够快速恢复正常运行。”

明天凌晨前后,他们可能就要开始设备恢复工作,具体时间要根据台风过境后的实际情况来定。“岸桥的检查工作量很大,但我们有信心在最短时间内让码头恢复正常运作。”

“作为青年突击队员,这些事本来就是我们工作的一部分。”陈宇劼说,“对一线操作来说,遇到极端天气是常事,关键是做好应对。”

在台风“竹节草”的考验面前,码头上的这些年轻人以稳扎稳打的方式完成各项任务。无论是前期的准备,还是台风中的值守,都体现出他们对岗位的熟悉与责任感。正如范犁所说:“这不仅仅是抗击台风,更是我们青年一代面对困难时应有的姿态。”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王馨怡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