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中的精准守护,静安的这些社区筑牢安全防线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
台风来临,静安的各个社区基层工作人员各就各位,为魔都筑牢结界。
彭浦新村街道
发挥五级网格“领跑”作用,跑在台风前面
“刘阿姨,我来给您送今天的中午饭了,有你最爱吃的肉饼蒸蛋呢!台风天您还好吗?”7月30日11点,彭浦新村街道送餐员王师傅顶风冒雨准时出现在共和新路4555弄居民区,他边熟络地打招呼边把热乎可口的饭菜递到81岁的独居老人刘阿姨手里。提醒老人关好门窗、尽量不要出门,“台风天风大雨大,常用药缺吗?您有啥需要的提前跟我说一声,我送餐的时候顺便帮您带过来就行。”
虽然橙色预警下的台风“竹节草”带来大风暴雨,但王师傅和5个送餐伙伴仍像往常一样准时出现,为彭浦新村街道392名行动不便的特殊困难老人准时送上安全热乎的餐食,他说:“这个时候更能体现出我们的作用,392名老人的助餐,我们一个都不会落下!只要车轮跑得快,老人们的餐食就能热乎乎地准时送达,大风大雨也没关系!”这些送餐员们还主动提醒老人们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彭浦新村街道充分发挥“街道网格—街区网格—居民区网格—小区网格—楼组小微网格”五级网格“领跑”作用,倡议社区党员和在职党员在加强自我防护、保护好自身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投身街区防汛防台一线。
街道33个居民区67个小区全部投入了紧张的防汛防台工作中,对居住在高层的老人进行上门检查,协助老人将窗台上的花盆搬至安全处,严防高空坠落隐患。早上7点,各居民区全面开展安全排查工作,重点关注树木倒伏、小区积水等影响居民通行安全的问题;利用电子显示屏、智慧应急广播、社区公告栏、公众号等,多渠道及时向居民发布台风预警和防范提示;做好广泛宣传,重点对高坠隐患及易积水区域进行检查并通过张贴布告,提高居民对台风危险性的认识,提升自身防护意识和防护能力。
“皇甫书记,我这里漏水严重,水流很大,货都要被淹了,都不能开门做生意了!你能快点过来帮帮我们吗?”上午九点半,彭浦四季公园街区党支部书记皇甫陈达接到了网格商户打来的求助电话。
原来,位于长临路上的沿街商铺因门口积水严重影响生意,商户第一时间向网格求助。皇甫陈达和街区工作人员带着工具迅速到达现场,利索地清理店铺门口积水,保障商铺正常营业。彭浦新村街道先锋实践(第一)综合网格、闻喜共治(第二)综合网格、安泽服务(第三)综合网格三大网格上下联动、条块协同,网格内的警情处置员、城管执法员、城区综合管理员、平安守护员、市场监管员、营商服务员、城运巡查员7大下沉驻点力量同步发挥作用,守护沿街1600多个“小个专”商户。街道34个新就业群体服务点,全部配备医药箱、雨伞、微波炉、热水、充电等便民设施,为“两司两员”等新就业群体从业人员提供便利。
街道机关和居委会工作人员、党员先锋队、居民志愿者、物业服务企业和相关巡查抢险队伍全部行动起来,对全部居民区、沿街商铺、在建工程、楼宇园区等防汛防台重点区域进行24小时全覆盖检查。加强对彭一配套工地、皮肤病医院建设工地、老旧房屋、简易工棚、低洼易涝区域等危险点位的隐患排查,坚决不留安全死角。
静安寺街道
青春力量筑防线,风雨中也能“歇歇脚”
穿梭在风雨中的外卖员、快递员也站在城市运转的另一种“前线”上。为让这些在奔波的新就业群体多一份安心,静安寺商圈党群服务站暖心守候,提供“歇脚地”,守护一线“骑士”们。
站内不仅为快递、外卖小哥们提供了休息避雨的场地,配备微波炉、热水、充电器、冰箱等基础设施,同时准备了常用药品、雨伞、雨披等物资,供骑手随时取用;墙边的书报架上也放置着书籍和报纸,为短暂的歇息增添一份宁静与精神补给。
考虑到台风天气特殊需求,服务点还特别增设了电吹风等实用小物,方便“浑身湿透”的外卖员迅速恢复状态、整装再出发。
风雨再急,也挡不住贴心服务的脚步。静安寺街道用一处处温暖驿站,为“城市摆渡人”撑起一把安全的伞。
台风过境,风雨如磐。面对来势汹汹的强台风,静安寺街道城管社区工作室青年突击队闻“汛”而动,筑牢守护群众安全的青春防线。
这支平均年龄不足30岁的队伍,在台风预警发布后迅速集结,化身风雨中的“逆行者”。他们穿梭于辖区老旧小区、商圈楼宇,逐户排查高空坠物隐患,加固松动广告牌;在低洼路段设置警示标识,清理排水口杂物,确保汛期排水通畅;对独居老人、困难家庭开展“敲门行动”,叮嘱避险事项,留下应急联系方式。
风雨不停,守护不息。青年队员们驾车巡查在大街小巷,车灯划破雨幕,照亮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坚守。他们以青春之力对抗台风,用责任担当守护一方平安,成为静安寺街道风雨中最动人的风景线。
7月30日上午,受台风“竹节草”强降雨影响,美丽园居民区一户居民家中突发漏水情况。街道居民反馈后,居委会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响应,迅速联系物业上门查看并协助处理。
在物业和居委会工作人员共同协调下,漏水点位被及时查明并处理,避免了进一步扩大影响,确保居民生活安全稳定。静安寺街道各居民区始终坚持“闻汛而动、即应即办”,第一时间响应群众需求,筑牢风雨中的社区安全防线。
石门二路街道
闻“汛”而动筑堡垒 同心共筑“防风墙”
台风“竹节草”在上海二次登陆,石门二路街道各级党组织纷纷行动起来,依托党群服务阵地,第一时间组织防汛防台党员先锋小分队,奔赴沿街商铺及商务楼宇等第一线,积极担当起防台防汛隐患排查员、现场处突应急员及后勤服务,共筑应急“前沿堡垒”。
街道楼宇党群服务阵地发挥信息“前哨口”作用,依托楼内公共电子屏,滚动播放台风的动态,提示广大楼宇员工避免在临时建筑、广告牌、大树下逗留,做好防护措施。同时,依托各楼宇党群阵地负责人,及时将企业求助反馈楼宇物业,并提醒、督促物业上门协助客户处理办公区内渗水点并清理现场。依托网格主阵地的街区书记工作室,“线上+线下”双渠道做好防汛抗台宣传工作。线上,向沿街商铺重申防汛贴士,引导经营户保持自主排查安全隐患。线下,依托“多格合一”机制,及时解决某商铺漏水求助。
街道积极动员楼宇党员志愿者,入企开展防台宣传,提醒业主关闭门窗并检查相关附件,确保高层建筑防御屏障加固到位。党员先锋也在各自工作岗位冲锋陷阵。仲益大厦物业团队中的党员骨干挺身而出,带领同事们争分夺秒搬运沙袋、检查设备、加固门窗。
充分发挥党群服务阵地平急转换能力,凯迪克大厦党群服务站在完成应急物资盘点,合理规划物资分配,明确存放位置及领用流程,确保随用随取后,还对地下车库、天台、大堂及其他地势低洼处等区域进行重点巡查,及时清理积水、杂物,避免堵塞排水口,并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进行处理。蝴蝶湾党群服务中心阵地负责人第一时间上报武定路沿街倒下的树木相关情况,并由苏河湾综合网格工作站下沉力量第一时间响应处置险情。街道将辖区各级党群服务阵地设置为应急庇护点,为群众提供免费雨伞、热水、Wi-Fi等服务。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