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聚上海| G僧东:在梦开始的地方扎根
2025-07-31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文 施培琦/图

“杨浦区真的送了我200平(方米)的房!”作为首批入驻“V聚场”的大V,G僧东(本名钱圣东)踏入新空间的第一件事,便是架起相机记录下这个时刻。

“V聚场”所在的创智天地,钱圣东无比熟悉。鲜为人知的是,他初入广告行业实习时,接触的第一个客户就是创智天地。尽管后来转行成为短视频博主,他仍时常造访五角场,像老友般见证创智天地与大学路的朝夕变化。

 大学路  用脚步丈量过的青春地图 

“我这里有美食,有购物,而且很多都是大学生,青春洋溢。”在“上海道路拟人”系列里,钱圣东这样描述大学路。这里是他踏足职场的起点。下班后漫步大学路,成了他彼时最惬意的放松方式。

2017年辞职创业后,钱圣东团队辗转多地办公,从联合空间到写字楼,从老洋房到SOHO。为了在灵感出现时立刻拍摄视频,他甚至把家里的墙面也刷了一遍,用来充当背景。

未曾想,多年兜转,这位昔日实习生以知名博主的身份凯旋,入驻“V聚场”200余平方米的“大本营”。

作为“沪九条”政策落地后首批受惠的优质创作者,钱圣东深感幸运。三年租金减免政策,直接卸下了博主们的后顾之忧,让大家能专注内容耕耘。除了硬件,还有隐形支持。“比如,我们曾在五角场‘彩蛋’下拍摄受阻,当时不清楚公共区域拍摄该对接哪个部门。”他说,“未来,依托‘V聚场’平台,沟通将更顺畅。这里也将开放更多空间供创作者使用。”

博主见博主,两眼放光芒。走在“V聚场”的长廊上,不时可以见到几张熟面孔。当被问及“同行是否相轻”,钱圣东正色道:“同行亦可相亲。”因为在这里能便捷地与左邻右舍的博主碰撞创意。

指间划过落地窗,目光掠过熟悉的创智天地、大学路、江湾体育场——这片他曾无数次用脚步丈量、闭眼也能勾勒轮廓的土地,此刻的钱圣东,脸上荡开一片涟漪。

 上海滩  探索都市旅游路线

钱圣东的视频号中有一个栏目叫“上海人在上海旅游”,顾名思义,由他这个上海本地小囡来推荐上海的旅游路线。该栏目的初衷是让观众能告别“大路货”的打卡点,带领他们去探访一些哪怕上海人都未必知晓的特色地标与餐馆。

镜头里,他推开洛克·外滩源一家小店的大门:“有没有塞纳河左岸吃饭的感觉?”餐后踱入理想国书店,点上一杯特调咖啡,香气四溢。来到南昌路,他又不经意地介绍了一个脱口秀剧场。

在“上海地标拟人”系列中,他调侃东方明珠,“上海人几乎不去的”。不过,“打脸”来得飞快,等他亲临现场后,忍不住发出了“哇塞”的感叹。

探访田子坊时,他不仅记录了一楼商铺的热闹,更捕捉到熙攘人流背后原住民的身影,甚至跑到二楼,与住在弄堂里的老人畅聊上海轶事。今年,他的镜头又对准打浦桥,记录下上海普通市民的日常烟火。

“上海人在上海旅游”已陆续推出24期。“分享的许多景点,我们上海人未必熟悉,甚至有些地方,95%以上的本地人也不知道。”身为“民间旅游推荐官”,钱圣东希望为观众多提供一种选择,“除了游客云集的东方明珠、金茂大厦、环球金融中心、外滩,我想告诉大家,大学路、外滩源同样值得探索。即使这个系列缺乏商业回报,我也想坚持做下去。”

 讲故事  在乡音与热忱中播种 

1987年出生的钱圣东,从小就展露了讲笑话的天赋。在一张童年照片里,他咧开嘴开怀大笑的模样,让人一眼就能联想到多年后那个用上海话逗乐无数人的搞笑博主。

年少时的他是看着《智力大冲浪》《快乐大转盘》等节目长大的,这些经典节目记录了一代上海人的生活点滴。然而在自媒体洪流中,关于上海城市故事与本地文化的精品内容却如沙里淘金。于是,他小试牛刀,开设公众号和微博,分享见解,试图打破外界对上海人的刻板标签。

2016年,papi酱红爆全网,一时风头无两。

“我是不是也可以试试?”2017年,钱圣东辞职,成为全职自媒体人。凭着在广告业练就的敏锐嗅觉,他将目光聚焦在上海方言和上海本地内容上。正如他所说,“上海腔调,不该只停留在人们的想象中,它值得以视频的方式展示出来。”

从品牌幕后的推手,到真正站在镜头前,钱圣东跋涉了很长一段路。以前,他也害怕在镜头前表达,尤其担忧上海话说得不地道。为了避免“洋泾浜”,他翻阅书籍资料,请教沪语学者。

不同于广告策划的选题,钱圣东的灵感多源自生活。火花闪现,他便立刻存入手机备忘录。

《上海人的287件事》是钱圣东的热门视频。拍摄前,他广泛调研了身边上海人,结合网络素材,撰写了三四千字的文案。视频发布后,引发了许多上海人的共鸣。

他与合伙人林仙子创建了“好叫好伐”栏目,主打上海街头采访,捕捉上海生活百态,追踪流行趋势与热点话题。

“今年我们还推出了自己的IP形象。”在钱圣东看来,“沪九条”出炉后,为优质内容创作者开发IP提供了信心。“IP+文创”契合当下主流消费趋势,公司会持续做好这方面的战略规划。

“我已经快到四十不惑的年纪了。如果还在广告公司,很难有晋升的空间。但是,人生不同的阶段,都可以当博主。比如等我老了,我可能成为老年博主,教大家玩棋牌、养乌龟。优质内容创作的需求永远存在。优质内容是可以在历史长河中留存下来的。”

——G僧东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文 施培琦/图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