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现实题材网络文学征文大赛颁奖,网络作家成为“时代的温度计”
2025-08-02 文教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谁说网络文学只能写幻想?网络作家不仅能关注现实,还能成为“时代的温度计”。第九届现实题材网络文学征文大赛8月2日在上海颁奖。经过万里挑一般的激烈角逐,最终14部作品脱颖而出。《关内关外》《幸孕面线糊》获本届大赛一等奖,95后作家“眉师娘”创作的《云去山如画》获特别奖。

据了解,第九届现实题材网络文学征文大赛吸引5.4万名网络作家投稿,同比增长15.49%,参赛作品5.67万部,创历史新高。多部获奖作品在现实题材的基础上,融合非遗、科幻、职场、悬疑等多种题材类型,实现跨界创新、百花齐放。

看了这次获奖的现实题材网络文学,读者就可以发现原来现实是如此丰富、多彩、精妙、深刻。特别奖作品《云去山如画》以抗战时期国立艺专的流亡为背景,通过守护国宝、艺术传承与家国情怀的结合,深入展现了战争背景下,小人物对艺术的坚守、对家国的热爱以及对正义和文化传承的执着。一等奖作品《关内关外》用两代深圳人的命运,折射城市化进程;《幸孕面线糊》以美食与非遗为纽带,将闽南文化融入女性创作故事。

此外,获得二等奖的《升职之神》《我不是文豪》则涉及到职场和文坛,把其中的波澜和暗流呈现给读者。《犬齿》《闪门》等9部作品获优胜奖,这些作品也都表现了社会现实的很多侧面,将其连起来看,就是一幅十分值得品味的社会图景长卷。

青年报记者了解到,现实题材网络文学征文大赛创办于2015年,今年正好是第10年。这个大赛直接推动了网络文学对现实的关注。第一届比赛时参赛网络作家只有5000人,而现在参赛者已经达到5.4万人,作品5.7万部。而整个阅文平台,现实主义网络作家已经有30万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24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研究报告》显示,现实题材已跃升为网文增速第二大品类,成为弘扬社会主流价值观、激发文化创新力的鲜活载体。现实题材亦成为IP开发的新“富矿”。

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黄斌兵今天在颁奖典礼上表示,上海于2015年率先创办现实题材网络文学征文大赛,鼓励作家突破传统网络文学的藩篱,用笔书写时代波澜、反映时代风貌,取得“十年内十倍增长”的好成绩。未来,要进一步加强大赛的品牌建设,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道路,以IP转化赋能产业升级。而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敖然也表示,网络文学每一次跃升,都离不开对现实的体察、对时代的呼应。现实题材的十年崛起和向阳生长,正是网络文学迭代升级的缩影,是新大众文艺蓬勃发展的最生动写照。

阅文集团首席执行官兼总裁侯晓楠向青年报记者坦言,其实一开始推出现实题材网络文学征文大赛时,很多人都表示怀疑,认为网络文学写不了现实,写了也没有人看,现在已经没有人对此表示怀疑了。大家已经有了共识,网络作家应该扎根人间烟火,成为时代温度计,要感知人民的冷暖。

黄部长讲的“以IP转化赋能产业升级”也在变成现实,记者了解到,本届大赛的获奖作品中,《关内关外》《我不是文豪》《烟云华强北》《守护蒙玛拉尔》《血花屋》等已进入实体出版及有声开发阶段,多部作品正在被影视机构重点关注。大赛历届获奖作品中,超八成获奖作品进入IP开发各阶段,出版、有声、动漫、影视多线开花,已有24部作品授权影视剧集改编。

本届大赛由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中国图书评论学会共同指导,上海市新闻出版局支持,阅文集团主办。大赛以“好故事与时代同行”为主题。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