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经济观察 | 上海,从ChinaJoy到“谷子经济”高地
青年报·青春上海评论员 唐骋华/文 施培琦 常鑫/图
随着泛二次元用户持续扩大,“谷子经济”走进大众视野。这周末上海的最热打卡处Chinajoy,年轻人涌入会场,在游戏试玩区排队数小时,在谷子寄卖区抢购限定商品,用热情勾勒这座城市的“二次元浓度”。从展会热潮到商圈转型、从政策扶持到产业集聚,上海正以独特姿态与二次元文化深度交融,书写“谷子经济”的新篇章。
〢 今夏上海,“二次元浓度”拉满 〢
工作日上午9点,早高峰末尾,7号线龙阳路站依然是人头攒动。车来了,门打开,人群像潮水一样涌入,将原本空荡荡的车厢填满。一站过后,门打开,人群又潮水似的涌出,车厢瞬间切换回空旷状态。
“啥情况?”一位拎着马甲袋的老阿姨小声嘀咕,她显然对眼前的景象感到惊异,搞不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
从花木路站5号口出来,两三分钟就走到了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这里是2025年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数码互动娱乐展览会(ChinaJoy)现场,身穿COS服、背着“痛包”的年轻人正检票入场。而场馆内人气早已爆棚。
在游戏区,所有开放试玩的商家,如《王者荣耀》《影之刃零》《失落之魂》……展台前全都排起长龙。暴雪街区的工作人员早早举出“此处排队还需120分钟”的牌子,队伍却仍在不断延长。一位小哥哥望望牌子,瞅着蜿蜒的长龙,幽怨地说:“这得排3个小时吧?”
在谷子寄卖区,除泡泡玛特、宝可梦等顶级IP的限定商品,还汇集大量中小品牌。海报、吧唧(徽章)、亚克力立牌、娃娃、流麻……资深谷民范一辰拖着18寸拉杆箱来回穿梭,打卡、拍照、吃谷,乐此不疲。
“今年暑假我就没回老家。”正在上海某高校读研二的范一辰说。从CCG EXPO到Bilibili World再到此次ChinaJoy,入夏以来的三大动漫游戏展她都一一亲历了。ChinaJoy启幕前夕,恰逢台风“竹节草”攻破“魔都结界”,致使部分列车停运、航班大面积取消。当老家的朋友担心无法如约而至时,范一辰却在学校宿舍养精蓄锐。
展会与展会间隙,范一辰把上海主要的“吃谷圣地”逛了个遍,还据此设计了一条“扫谷”路线:百联ZX造趣场-百米香榭-第一百货-新世界城-迪美购物中心-华盛小亭-美罗城-静安大悦城。比较下来,范一辰最喜欢静安大悦城,“走廊里、自动扶梯上到处是coser、吃谷人,氛围感拉满了。”
〢 第二增长曲线,就指着“谷子经济”了? 〢
论“二次元浓度”,静安大悦城在全国范围内都名列前茅。早在2017年,静安大悦城就拿出500平方米打造国内首个以核心二次元为主题的高品质实体商业空间。以此为起点,其积极探索二次元IP与线下商业相结合的道路。如今,静安大悦城的二次元店铺总面积达5500平方米,2024年二次元品牌和IP快闪的总销售金额近3.5亿元。更重要的是,静安大悦城70%的客群来自8公里之外、超三分之一来自上海之外,表明其影响力已辐射全国。
从传统业态转型为二次元业态,静安大悦城的内驱力源自商业考量。身处商场遍地的市中心,加之被道路分割成南北两栋,同时面临网店的猛烈冲击,静安大悦城一度被业界认为很难突破困局。所幸,由于敏锐地抓住了“二次元经济”的风口,静安大悦城脱胎换骨,一跃成为二次元的顶流地标。
遵循相似逻辑的还有徐家汇商圈的美罗城,南京东路商圈的第一百货、新世界城等。这些老上海心目中的老牌商场,纷纷转向新潮的二次元。最能体现风向变化的当属坐落在人民广场地下通道的“华盛小亭”。这里原本是著名的婚纱一条街,然而在婚庆市场不景气的当下,婚纱店、婚庆店相继关店撤离,取而代之的是一间间紧密排列的谷子店。唯有红色门脸提示路人,此地曾经被喜庆的氛围所笼罩。
一组数据或许能给商业业态的这种变化提供注解。艾媒咨询发布的《2024-2025年中国谷子经济市场分析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泛二次元用户达到5.03亿人,谷子经济的规模突破1689亿元,超过智能家居和咖啡赛道。
那么二次元用户的构成人群有哪些呢?1995到2009年出生的年轻人。换言之,作为青春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谷子经济才刚刚“起蓬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将处于上升通道。艾媒咨询预计,到2029年,中国谷子经济的市场规模有望突破3000亿元。
难怪杭州、北京、重庆、成都、长沙甚至哈尔滨,都在努力打破“次元壁”,抢抓二次元市场。很多地方都将取得增长第二曲线,寄希望于谷子经济。
〢 上海凭什么? 〢
竞争不可谓不激烈,但上海始终牢牢占据着高位。只要网上随便一搜就能发现,现在的上海,被冠上了“二次元之城”“二次元魔都”等称号。上海凭什么?在上海文旅产业研究院专职研究员张雪看来,这离不开政策的指引。
2018年,上海多部门联合制定了《关于促进上海动漫游戏产业发展的实施办法》,2023年颁布《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鼓励二次元文化与科技、旅游的深度融合。“今年上半年更是密集发布了一系列政策。”张雪说。3月出台《上海市促进服务业创新发展若干措施》,5月又印发《上海市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明确提出要“打造消费新场景”和“开发‘谷子经济’”。7月推出的《关于支持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的若干举措》(即“沪九条”),为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提供全方位的政策保障,进一步巩固上海作为全国二次元内容发源地的地位。
在政策支持下,上海的二次元产业蓬勃发展。以徐汇区为例,通过引入多个重磅二次元IP,该区跻身上海乃至全国二次元热度的策源地之一。动漫游戏行业观察者钱泓言注意到,徐汇区逐渐形成了漕河泾和西岸两大“二次元据点”。“前者是米哈游的腹地。”他笑称,近年来米哈游在漕河泾开疆拓土,除光启园总部,还在枫林科创园、英业达园区、星联园区等设办公点,动辄召集上千人搞项目。蛮啾、朝夕光年、鹰角等也在漕河泾。或许是为避其锋芒,腾讯、网易等将游戏项目搬去了西岸,相信会形成一定的聚集效应。
近日徐汇宣布将以鑫耀・光环Live与越界锦和尚城两大商业体为依托,建立区级游戏产业服务中心,致力于把游戏大厂、新建商业体以及中国音数协游戏博物馆、上海无线电博物馆、西安美术馆等串珠成链。“相信二次元游戏的人才聚集度和产业氛围会越来越浓。”钱泓言说。
另一方面,频繁举办的漫展、动漫节、游戏展为二次元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又一个释放热情、展示自我的平台。仅今年6月,上海中心城区就至少举办了13场漫展、40余场二次元快闪及主题餐厅活动。进入7月,CCG EXPO、Bilibili World、ChinaJoy三大顶级展会接踵而至,持续推高二次元热度。
这些展会从来不是“单点绽放”。Bilibili World就与百联ZX合作,落地黄浦区的百联ZX创趣场、杨浦区的百联ZX造趣场和闵行区的百联ZX LAB,将展会热度转化到实体消费场景。与本届ChinaJoy同步,首届浦东“谷子嘉年华”启动,联动多商圈打造集文化、娱乐、消费于一体的二次元盛会。
从展会渗透到城市的方方面面,“谷子经济”成为撬动城市消费的重要推动力,带动“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发展。政策的温度、产业的厚度,叠加文化的热度,共同构筑起上海二次元经济的“护城河”。
〢 “同质化内卷”须破解 〢
有静安大悦城、美罗城等转型成功的案例在先,二次元群体似乎成了传统商场走出低谷的救命稻草。有CCG EXPO、Bilibili World、ChinaJoy三大展会的热闹于前,谷子经济似乎成了驱动消费升级、产业发展的主要引擎。然而繁荣景象之外,也不无隐忧。
“感觉同质化比较明显。”在逛过许多“吃谷圣地”后范一辰道出了自己的直观感受,“多数谷子店以吧唧、手办、娃娃为主力商品,差异化靠IP选择跟场景设计体现。但说实话,区别不是很大,逛多了容易审美疲劳。”
“一旦同质化,就不可避免会造成内卷。”上海产业转型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严含说,“要避免内卷,就要平衡好商业利益与文化价值,避免陷入‘流量至上’的陷阱。”严含认为,站在产业内部视角,店铺要在IP深度运营、体验创新、社区黏性上下功夫,在竞争中确立自身特色;站在更高维度,上海可结合本土特点,探索一条“国创IP孵化-文化体验升级-全球生态共建”的差异化路径。
尽管二次元市场方兴未艾,谷子经济尚在上升阶段,但未雨绸缪,反同质、防内卷是应该动起来了。这个始于热爱的行业,需要清醒和富有创新意识的头脑,让繁荣能行稳致远。
青年报·青春上海评论员 唐骋华/文 施培琦 常鑫/图
编辑:李宇婷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