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行超3万步、晒出“熊猫眼”,近60℃的机坪上他们默默保障旅客出行
2025-08-06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春霞/文、图、视频

8月6日,上海迎来了今年第20个高温天,在上海两大机场的机坪上,地面温度轻轻松松达到近60℃。在机场各个一线岗位上,众多工作人员冒着酷暑默默保障航班运行:他们有的日行3万多步全天候监护航空器,有的扛着20斤重的设备为旅客送清凉,有的蹲在灯井里确保灯光系统稳定运行……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在机坪上体验了他们的工作日常。

安检监护员巡视飞机晒出“熊猫眼”

桥载设备操作员扛设备为旅客送清凉

下午2点多,虹桥机场的机坪上热浪滚滚,95后安检监护员侯蒙山身穿黑色制服、戴着墨镜在一架南航的飞机下不断巡视。正值一天中最热的时段,侯蒙山的头发梢上都是汗水。

安检监护员侯蒙山在飞机下巡视

“我们的工作,要从清晨5点钟一直到晚上8点左右,需要不停地移动巡视,一天下来走的步数要在3万步以上。”侯蒙山介绍说,安检监护员主要负责在航空器停靠期间实施全天候监护,防止无关人员和车辆接近。随着暑运航班量持续攀升,虹桥机场的安检监护员每天要在无遮挡的机坪上巡视超过15个机位,一天下来,饮水量往往要超过4升。

记者注意到,因为一直在户外工作,侯蒙山的脸、脖子、手背都已经晒得黝黑,而由于长时间佩戴墨镜,眼睛周围的肤色反而稍浅,在脸上形成了“熊猫眼”印记。自2017年成为一名安检监护员,侯蒙山在这个岗位上已经干了8年,也经历了很多高温天气的“烤验”。“暑运期间,天气比较热,航班量也比较多,高峰时段15个机位上可能同时有四五架飞机要巡视,一架巡视完就要赶紧巡视另一架,还是很考验人的。”

与安检监护员相比,桥载设备操作员除了要战高温外,还是个力气活。下午3点半,一个国航的进港航班在引导车的“带领”下缓缓停在了机坪上,廊桥靠好后,桥载设备操作员曹荣军和同事迅速忙碌起来:他们先是为飞机接入400Hz电源,然后接上飞机专用空调。这两件设备可以替代飞机辅助动力系统供能,减少碳排放和机坪噪声。

桥载设备操作员为飞机接电源

记者看到,空调管电缆又长又重,工作时曹荣军要扛着电缆走。

虹桥机场机电信息保障部客桥科科长程志强介绍说,操作员平均每天要保障近20个航班,提前10分钟到岗对10多项设备参数检查完毕后,立刻进行设备接入、设备监护、空调管电缆摆放等工作。“飞机发动机刚刚关闭后还会有残余的热量,再加上轮胎温度也很高,这些因素叠加机坪高温,使得操作员作业区域的温度更高,要将近70℃。”程志强说,飞机供电的电缆接头有10斤重,再加上缆线,设备总重量超过20斤,“他们每天身背这些设备进行接撤电作业近40次,只为给乘机旅客送上清凉。”

助航灯光维修员保障8千余套助航灯光

场务巡逻员10分钟间隙争分夺秒巡查跑道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7月,上海浦东、虹桥机场共保障航班起降7.3万架次(其中,浦东机场4.9万架次、虹桥机场2.4万架次),同比增长2.9%;保障进出港旅客1169.7万人次(其中,浦东机场745.8万人次、虹桥机场423.9万人次),日均37.7万人次,同比增长4.7%。航班量、旅客量的增长,意味着各个保障岗位上,工作人员的付出也更多。

虹桥机场有8000余套助航灯具和600公里配套电缆,为了保障这些设备正常运行,助航灯光维修员每天要往返于3个灯光站、10余个箱式变电站和130多个高杆灯之间。

“我们每天的巡视分四个时间段进行,分别是清晨、午后、傍晚、深夜,开展全覆盖巡检。”下午4点,虹桥机场飞行区助航灯光维修员陈阳和同事在北绕滑的一处高杆灯处忙碌着。他介绍说,高温天气中,灯井在烈日炙烤下热得发烫,他们要蹲在里面将受高温和老化影响的灯具重新剥线、压接、封装。如果遇到高杆灯突发故障,还要背着工具箱爬上数十米高的作业平台对设备进行检修和更换。“夏天的高温天气更容易让线路老化,而且不容易发现,所以我们的巡检要更加训练有素。”陈阳表示,暑运高峰期航班量大,开灯时间长,灯具维修的数量也会增加,“比平时大概增加一倍”。

助航灯光维修员保障灯光运行

飞机的起降对跑道道面有着严格的要求,场务巡逻员的职责就是负责机场跑道、滑行道的巡查与维护,及时发现并处理各类隐患,确保航班平安起降。虹桥机场飞行区场务巡检员于晓刚说,夏天叠加汛期,还需要重点关注因高温引起的泛油、车辙,以及沥青路面进水软化变形等风险。

于晓刚介绍说,暑运以来,虹桥机场航班持续高位运行,每天的起降量在790~820架次,场务巡检员白天的巡检时间是很有限的,往往需要等待3小时,才有不到10分钟的运行间隙,要争分夺秒完成“地毯式”机坪排查,在重点区域还要下车徒步巡检。“我们每天有4次巡视检查,包括南北绕滑的巡视检查,还有航后、航前的巡视检查。”于晓刚说,白天主要是检查FOD(机场异物检测)为主,航后主要是检查道面损害为主。“白天比较晒,晚上则是‘蒸’。”于晓刚笑着说,高温天气徒步巡视肯定热,但为了保障航班安全起降,这些工作都是必须要做的,“公司对我们也比较关心,各种防暑降温的物资都很到位,从心理上还是感觉挺感动的。”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春霞/文、图、视频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