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时评|少年救人,有勇有谋
2025-08-15 时评

青年报·青春上海评论员 陈宏

前几天,在上海松江,3名14岁的皮划艇小队员和1名42岁的工人,合力在几十米宽的通波塘中救起了一名落水者。他们想“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但激动的市民还是将他们的故事传了出去,从过程到结局,都异常暖人心。

孩子们有勇有谋,并不盲目。社会从不鼓励青少年盲目冲动救人,因为他们的体能通常不足,溺水者的求生本能很容易让他们也发生悲剧。但三名皮划艇小队员钱致远、杨紫嫣和胡梓晴都表示,他们有专业能力,也懂水中救人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们身上还有救生衣。钱致远说:“教练也教过我们在水中遇到特殊情况时如何自救以及帮助别人。”

当天他们展开了教科书般的救援:钱致远双手从落水者的腋下穿过,并抬起他的头保持在水面之上,用倒蛙泳脚的方式带着他往岸边游;杨紫嫣一边踩水游泳,一边两手托着落水者的腰,不让他沉下去;胡梓晴则拖来了皮划艇,一手扶着船,一手把落水者的手搭在船上,借助船的浮力协助同伴们一起拉着落水者往岸边游。“水性不错”的建筑工人郑县涛也跳下水,从后面推着他们往岸边去。他们四人专业的救援过程,让赶来的皮划艇教练无须插手,在岸上观察即可。不到4分钟,此前已经基本失去意识的落水者就被救上了岸。

勇气与理性并不相悖。这些少年基于自身能力作出的救人选择,让人感受到善良的力量。这些还在读初中的孩子说,自己决定救人时并未感到害怕,心中有种对生命的“敬重”,觉得一定要去救人,这样的反应让人动容。同样让人敬佩的是助力3位少年的成年人郑县涛,他当时的第一反应是,“看到救人的是小孩”,怕他们搞不定,他也毫不犹豫跳下了水。

有一个细节:孩子们救完人,岸边的群众盛赞他们“像天神降临”,但他们在确保落水者意识恢复后,只是默默地拧干衣服离开了。救人的郑县涛也很快回到工地干活儿。见义勇为但丝毫不居功,令人感动。

还有一个细节:落水者被救上岸后不一会儿,公安民警和120救护车都赶到了现场,更专业的保障力量开始接手善后。能来这么快,是因为岸边的群众也都没闲着,他们或大声呼救,或拨打110、120,他们说“我们不会游泳,但能打求救电话”。众人接力,让凡人善举,有了更鲜活的注解。

英雄不必总在云端。不分年龄、不分职业,这群普通人的挺身而出,以及日常教育中对生命教育的重视,共同组成了以“善良”构筑的宝贵护城河。

青年报·青春上海评论员 陈宏

编辑:李宇婷

编审:陈晓培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