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跨境金融服务大会在普陀举办,青年科技力量嵌入金融生态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王馨怡
8月19日,2025跨境金融服务大会暨第六届长三角金融科技创新与应用全球大赛启动仪式在普陀区举办。本次大会以“智链全球·跨境金融服务企业扬帆出海”为主题,吸引了来自金融、科技、政府、高校等多个领域的300余位代表。
在这场聚焦企业出海和跨境金融服务的专业大会上,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高校科研力量在大会中展示出推动金融科技创新的活跃姿态,为传统金融服务增添了新的技术动能。与此同时,普陀区即将与相关高校合作举办高管培训班,为产业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 从“AI模型”到“金融大脑”:高校科研嵌入金融前沿 ◆
“Smith RM不是简单的对话式AI,它能真正推理金融决策的‘为什么’。”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孟钟捷教授在大会上介绍了该校在“人工智能+金融”领域的战略布局与核心成果。
作为全球首家AI金融交叉研究机构自主研发的金融推理模型,Smith RM正逐步在风控合规、宏观预测、金融分析等关键业务场景中发挥作用。据悉,在数据方面,团队构建了六大核心金融数据池,实现了核心数据的相互协作。在智能体方面,这套系统配备了四个各司其职的AI智能体,分别负责金融分析、安全合规、宏观研究和数据科学,共同构建起一个具备自我进化能力的人机协同认知网络。
这意味着,高校科研机构正深度参与金融生态建设,让AI技术逐步从“辅助工具”走向“决策伙伴”。
◆ 金融科技大赛加速金融服务升级 ◆
会上,第六届长三角金融科技创新与应用全球大赛同步启动。作为国内影响力最大的金融科技赛事之一,该项赛事已累计吸引近700个金融机构和科技企业,2000余个参赛项目报名参与,大赛的影响力逐年攀升。
活动现场,多位嘉宾围绕“中国企业全球化布局的‘第二增长曲线’”展开圆桌对话,探讨跨境金融赋能实体经济的乘数效应,助力推进上海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建设。
“希望普陀关注跨境金融发展,为相关企业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微京科技DealRisk创始人、CEO杨剑波表示,他们将以自身资源优势带动上下游合作伙伴“落地普陀、扎根普陀”,推动“以企引企、以商引商”。
◆ 普陀:打造科技金融新高地,高校联动释放新活力 ◆
近年来,普陀区科技金融产业基础持续夯实,经济发展成效显著。作为普陀区四大重点产业之一,2025上半年,科技金融产业实现区税占比10.72%,增速超四成,基本形成以上海科技金融产业集聚区为辐射核心,长寿—长风—长征苏河水岸经济发展带、真如城市副中心、桃浦智创城的联动“一体化”发展格局。同时,普陀区在金融科技、智能投顾、私募股权投资、供应链金融等领域形成初步集聚。
依托产业基础,普陀区正持续健全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一方面,普陀区成立了全市首个科技金融产业解纷中心,整合公检法司力量开展金融领域专业解纷服务;另一方面,普陀区将与相关高校合作举办高管培训班,推动产学研协同,为产业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普陀区副区长周如意在致辞中表示,普陀区将通过提升金融服务的数字化水平、强化风险管理、营造创新生态,为广大企业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与更友好的营商环境。与此同时,普陀区投促办负责人也提到,普陀区正积极推进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建设,推动区域资源协同,更主动地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据了解,此次大会既是“普陀区政府开放月”的重点活动之一,也是区投促办推出的“聚势强链·企业赋能月享汇”:前者通过多元场景,让政企对话“零距离”;后者则以产业链协同为核心,推动企业上下游资源整合。两个系列活动联动开展,正在为区域经济注入更多发展动能。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王馨怡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