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滨水空间成为居民“后花园”,浦东将串珠成链打造“五环”水脉
2025-08-21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 记者 刘晶晶/文 吴恺/图、视频

不仅开门见绿,还能开门亲水。记者从浦东新区生态环境局获悉,浦东正全力推进“五环”水脉人民治理范式建设,这一目标为全球滨水空间治理的中国式现代化范例,将把浦东的滨水空间打造成居民休闲宜居的“后花园”。

滨水空间成为了居民“后花园”

8月21日一早,位于上海金融交易广场旁边的陆家嘴水环智慧花园里,住在附近的居民谢云阿姨正在和小姐妹们绕着张家浜散步,不时拍几张美照。

“以前拍照都要到很远的大公园里去,人又多,路也远,现在下楼就可以了。水环造好以后,这里就像我们的后花园,大家休闲玩耍或者是晚上散步都在这里。像我们这些爱美之人,一年四季都会来拍照。四季的景都不一样的,春天还有樱花可赏,往那边走是水舞桥,夜景特别美。”着一身浅绿旗袍的谢阿姨兴致勃勃地给记者展示着手机里的照片。

她告诉记者,水环打通后,不仅环境变美了,而且从家里到地铁站也更近了。“我们以前坐地铁要绕一个大圈子,起码得半个小时,现在从小区出来,从水边走,10分钟不到就能到地铁站了。”她还尤其喜欢绕着水环漫步,最远走到过东郊宾馆。“听说以后还会和其他水环都打通,那就更美了。”

记者了解到,陆家嘴水环是浦东规划的“五环”水脉之一,去年圆满实现“闭环”。已建成的陆家嘴水环全长12.5公里,由张家浜、三八河、洋泾港组成,两端衔接浦东滨江步道,形成“O”字环形,它像一条璀璨的珍珠项链,环绕在浦东的核心地带,给城市增添了无限的生机。

作为陆家嘴水环的“点睛之笔”,水舞桥的夜景照明是一大特色。其设计以“焕彩·幻境”为主题,巧妙运用灯光与色彩的搭配,通过光影效果和动态变化的灯光组合,模拟展现“花、蝴蝶、枫叶、雪花”等自然景观以及“流水、鸟鸣、雨声”等自然音效,打造声光融合的幻境场景,体现城市发展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陆家嘴水环还连通了7个口袋公园,分布在沿途四个街道内,最大的约8000平方米,最小的不到800平方米,如今都已成为了市民休闲游憩的好去处。

“五环”水脉预计2027年6月建成贯通

据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专业总工程师钟律介绍,浦东“五环”水脉位于浦东最核心区段,环内总面积约199.4平方公里,涉及13个街镇,辐射人口约230万人。“五环”水脉采用串环联网的思路,以三大功能核心环为基础,补充两大枢纽连接环,实现“五环成网、全域联动”。其中,3个功能核心环分别为陆家嘴水环、世博水环、张江水环;2个枢纽连接环暂命名为南浦水环、花木水环。

“我们希望让滨水空间成为市民尤其是年轻人活力汇聚的美好家园。”钟律告诉记者。几条水环定位各有特色——陆家嘴水环为“金融营商环”,将优化金融核心区营商环境,打造高密度金融活动与公共空间的融合典范,更多地面向金融和创业人群;世博水环是“人民聚场环”,通过多元主体共建共享,构建“人民水岸”,确保社区活动与公共服务的高频次供给,面向社区居民;张江水环为“创新策源环”,以生态赋能科创,吸引年轻人、科学家、创业者汇聚,打造科创不夜城;南浦水环是“全龄烟火环”,将打造全龄友好的“15 分钟幸福闭环”,构建宜居、宜业、宜游的社区生活圈;花木水环为“乐活运动环”,凭借区位优势带来运动流量人群,打造年轻活力运动与水上运动的典范区域。

五条水环不仅各自实现贯通,还将通过不同水道互相连通。浦东新区生态环境局建设管理处二级调研员杜俊介绍,在“五环”中也会各自有一些标志性的节点。比如正在建设中的世博水环,将在白莲泾区域重点打造一座38米高的铁塔,通过工业化装饰和美化使其成为水环上的地标。在沿黄浦江的世博大道人行桥这块也进行了灯光提升。

他表示,目前世博水环一期已于6月底开工,并将陆续启动世博水环二期、张江水环-智之环及川杨河生态绿廊项目的建设,并通过对咸塘浜、王家浜及三八河等河道两岸贯通提升,打造南浦水环和花木水环。“预计这些项目将同步于2027年6月基本建成,助力浦东‘五环’水网结构加速形成。”杜俊表示。

构建世界级滨水空间治理样板

据介绍,去年4月陆家嘴水环正式完工并向社会开放,8月,《浦东新区陆家嘴水环管理若干规定》作为相关长效管理机制出台,保障了陆家嘴水环的高品质运营管理,也为后续类似滨水空间项目管理提供经验参考。基于陆家嘴水环1.0版本成功实践经验,世博水环致力于打造“人民水岸·活力水环”2.0版本。2025年6月,《世博水环水岸空间设计导则》正式发布,为其他类似滨水空间项目建设提供技术指引。

“其中肯定会有一些难点堵点,但得到了企业和居民的大力支持。尤其陆家嘴水环建成后,眼见为实,让很多居民放下了心。”杜俊表示,为全力推进世博水环等系列滨水空间项目建设,浦东新区生态环境局于今年年初牵头相关职能部门成立工作推进专班,各部门分工合作,对水环的建设、绿化提升、商务布设、文体旅游、岸上运动和水上呈现等进行专门打造。

上海浦东的“五环”水脉已不只是“滨水空间更新项目”,更大的意义是实现城市治理的共建共治共享。包括研究全球首个滨水空间公平性指数,纳入联合国“上海指数”;在《浦东新区陆家嘴水环管理若干规定》的基础上,启动浦东新区滨水公共空间管理立法研究;向公众开放水环数字孪生平台,推动公众参与滨水治理等。目标是打造中国式现代化滨水治理典范,成为世界级水岸治理样板。

青年报·青春上海 记者 刘晶晶/文 吴恺/图、视频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