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青春点燃赛场,近3000名青少年在沪同台竞技传统体育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林千惠/文 吴恺/图、视频
旌旗招展、鼓乐铿锵,数百名青少年同场竞技武术、棋类、跳绳……8月21日上午,“奔跑吧・少年”2025年全国青少年传统体育项目比赛总决赛在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体育馆盛大启幕。本次活动由中国青少年宫协会主办,上海市青少年活动中心承办。8月21日至24日,近3000名青少年选手将在武术、棋类和跳绳三大类项目中,展开激烈角逐,以拼搏之姿书写青春答卷。
◆ 青少年拼搏逐梦共赴赛场 ◆
据悉,2025年度全国青少年传统体育项目比赛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吸引24.95万名青少年参加。此次总决赛,来自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203所学校、67家青少年宫的2554名青少年选手来沪竞技。
开幕式上,金山区相关领导、中国青少年宫协会副会长张玉勋、国家体育总局青少司副司长姜庆国先后致辞,欢迎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赛选手和家长,鼓励广大青少年“感受体育魅力,弘扬民族精神”,强身健体、健康成长。
奥运冠军吴敏霞、宋妮娜、董栋,和15岁的世界青少年武术锦标赛冠军王逸轩一道登台,讲述自己的成长故事与追梦历程:“最难忘的是去年10月,在文莱斯里巴加湾市的第九届世界青少年武术锦标赛上,我戴上金牌站在领奖台上,听着国歌响起。”从做俯卧撑不超过五个的“小胖墩”,到拿到第一块世界金牌,王逸轩为现场所有青少年选手讲述了一段励志的成长经历。
本次开幕式特别设置“赛事守护者”致敬环节。三年来,志愿者团队累计服务时长超万小时,“志愿蓝”身影遍布报到、引导、物资分发一线;后勤保障团队以“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为信条,确保千人食宿无忧;公安干警精准调度、日夜值守,筑牢赛事安全防线。赛事组委会为三大保障团队代表颁发“无私奉献奖”,表彰他们筑牢赛事基石的默默付出。
◆ 志愿服务与文化传承同闪耀 ◆
作为赛事协办单位,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连续三年承担全国总决赛志愿服务,先后有600余名中侨青年志愿者用32200个小时的服务时长,为8500余名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少年参赛者提供贴心周到的赛事服务,赢得了赛事组委会和家长们的广泛赞誉,从接待服务到后勤保障,各环节都做到精益求精、尽心竭力,充分彰显了青年志愿者的良好形象和精神风貌。
“今年是我参加全国青少年传统体育赛事志愿者的第三年,作为一名三年级老生,我切身感受到了国家体育事业的飞速进步和学校发展的澎湃活力,青少年运动员对传统体育项目的热爱让我感受颇深,我为能参与其中而感到自豪。”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的志愿者沈姚嘉如是说。
此外,由上海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主办、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承办的“非遗文化集市”现场火爆异常,成为青少年参赛选手最受欢迎的打卡地。在“非遗凤画体验区”,一幅由艺术学院学生孟泽远绘就的“丹凤朝阳”惊艳全场,深受青少年的喜爱,作为安徽省凤阳凤画非遗传承人,孟泽远同学表示:“本次活动为我提供了宝贵的专业实践机会,让我在创作的过程中成为非遗的传播者,这更加坚定了我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感。”
据悉,全国青少年传统体育项目比赛作为教育部批准的2021-2022学年和2022-2025学年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之一,是教育部“白名单”中的唯一体育类赛事。今年是上海市金山区连续三年承办这一活动,秉持以体为媒、以赛兴城理念,金山区推出乐高乐园、山阳田园、城市沙滩等多条精品线路,精心打造嘉年华集市,践行“跟着赛事去旅行”理念,为参赛家庭提供沉浸式金山文化体验。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林千惠/文 吴恺/图、视频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