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人气教授的课堂“奇招”
周颖在上课。
青年报记者 刘昕璐/文 受访者/图
“一人食、一人用、一人嗨、一人游……看似都是‘一人份’,但这样的市场却有万亿元规模,单身群体正重塑消费方式。”夏日炎炎,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E堂大课”上座无虚席。讲台上,EMBA市场营销课程教授周颖妙语连珠,既有深刻的洞察,又有风趣幽默的讲解。
周颖是上海交大安泰经管学院的人气教授。刷抖音、抓热点、研究AI工具,甚至还要追短剧,这些被同学们笑称“不务正业”的举动,恰恰是她引爆课堂氛围的“奇招”。
解码单身经济
这堂课聚焦“单身经济”,从“一人份”到“万亿级”,周颖带领听众深入剖析单身经济的产业生态图谱。课程吸引了众多师生、专家和从业者参与,共同探寻这一消费新趋势的底层逻辑与未来机遇。
周颖指出,中国单身人口已突破2.4亿。这一庞大群体正在重塑消费模式,催生出一个年均产值达8万亿元的新经济生态。她用数据和案例勾勒出一幅清晰的产业图谱——“一人食”:外卖、小份预制菜;“一人用”:热销的迷你家电;“一宠伴”:蓬勃的宠物经济;“一人嗨”:短剧、演唱会等情绪消费爆发;“一人住”:小型公寓需求激增;“一人游”:说走就走的旅行;“一人美”:轻医美、化妆品销售增长;“一陪聊”:AI及虚拟陪伴兴起。
其中,在情绪消费领域,短剧市场的表现尤为抢眼。“你们觉得,一个教授会看(短剧)吗?”周颖自嘲,由于担心被别人嫌弃,她躲在没人的地方追剧,就这么追了一百多集。这般个体的生活细节,最终都印证着庞大的数据画像。2024年,国内短剧市场规模已达500多亿元,超过中国电影票房,预计2027年将突破千亿元。周颖分享道:“付费用户比例从2024年1月的40.5%上升至2025年2月的48%,这意味着,平均两位观众,就有一位愿意掏钱。”
中国单身经济正从功能导向转向情绪价值导向。她提醒大家关注,当下,针对单身经济正出现“SEE营销策略”,即构建单身场景(Scene)、传递情感共鸣(Emotion),以及强化交互体验(Engagement)。
平衡“快与慢”的艺术
一边输出硬核数据和观点,一边将热点案例带入课堂,这恰是周颖鲜明的教学特征。
在将单身经济作为课题前,周颖也分析过李佳琦、李子柒的“流量密码”。此外,董宇辉、淄博烧烤、哈尔滨冰雪大世界,乃至当下的“苏超”都被拿到了课堂上。至于把社会现象搬上课堂的时机——不能太早,更不能太晚——快与慢之间,周颖认为,应自有一套“平衡术”。
“快在敏锐捕捉,慢在数据沉淀。”她透露,新媒体热榜与千万级财经博主是她追踪前沿的“雷达”,但热点只是起点。她一般要等待3~6个月,“让数据跑出来,让模式成熟”——等董宇辉背后的东方甄选商业模式清晰,等“苏超”从内容营销演进到“情绪赞助”阶段,周颖便用数据、现象结合理论深入剖析营销原理。
“过早追逐,也许案例本身就昙花一现,经不起市场的考验,从而没有学理深度与落地价值;过晚介入,又与大家共鸣的情绪和语境脱了节。”周颖说。
为了踩准热点,如今的周颖早已经养成习惯:每天早晨起床刷抖音看营销案例,通勤路上听财经播客,让自己始终保持对市场热度的绝对敏锐。她透露,“短剧出海”现象,很快就要成为课堂教学案例了。
有梗有料的方法论课堂
动辄百余页的PPT,课堂上此起彼伏的笑声……周颖被多个项目评为“最受欢迎教师”,学生给她贴上“上课像讲脱口秀,PPT全是干货”的标签。在她的营销管理课堂,庞杂知识被重构为清晰图谱。学生走出教室时,脑中刻下的是可用的方法论。
“学生花钱不是来看脱口秀的,”周颖强调,“PPT里必须装满能落地的干货。”至于“脱口秀”的风格,周颖说,倒不是刻意追求,只是这门课天然与热点相关,自然会适度用到年轻人关注的梗。
刷热点、追短剧时,周颖会特别留意评论。当年轻人用段子和梗图填满评论区,她敏锐地意识到,这是通往学生内心的桥梁。“段子不是理论,却可以让课堂气氛升温,拉近师生距离。”这种“走心”的表达,与严谨的学术框架结合,形成了独特的张力。
“老师要像AI一样终身学习,但要比AI多一颗人心——懂行业、有温度、会讲故事。”周颖说。她总结自己受学生欢迎的核心:框架化的知识体系,融合互动、生动、心动的教学特色,兼备内容的广度、深度与高度。
“我们的学生来自不同行业、不同背景,老师不能只盯着自己熟悉的领域炒冷饭。比如我教营销,不能只会讲传统的4P理论,还得关注直播带货、AI营销这些新趋势。要把最新的行业动态、技术应用融入课堂,甚至要主动‘装嫩’,主动研究年轻人喜欢的梗和玩法。”
“光有广度不够,还得能把知识点讲透。”周颖举例,比如讲产品结构,她不会照搬课本理论,而是用创新模型,让学生在课后能直接据此分析企业案例,甚至帮公司优化产品线。教学深度则来自实战,她常常把企业咨询项目中的真实问题改编成课堂案例。
“老师不能只当知识的搬运工,得帮学生建立‘第三视角’。”周颖强调,现在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很多,很多人通过知识付费学习,海量信息对教授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在课程中,必须要有自己的知识体系和方法论,而不是人云亦云,分析问题也要有高度。
放在多年前,一线教师或许不用那么懂市场、懂年轻人,根据教材输出知识,亦无不可。但在面向Z世代的今天,象牙塔内的营销学知识必须与市场一线共振。因此,在周颖看来,自己的那些所谓“奇招”,无非是想寻找一把能真正拆解市场的钥匙。
青年报记者 刘昕璐/文 受访者/图
来源: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