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复兴岛感受“量子城市”,2025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9月底启幕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文、图
2025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将于9月30日启幕,持续至12月13日。记者从8月28日下午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主展区将落地复兴岛,让市民更加走近“量子城市”。
展示“量子城市”未来图景
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王为人介绍了2025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筹备有关情况。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是自然资源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合作项目,自2015年起每两年举办一届,至今已成功举办五届。今年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以“量子城市·复兴未来”为主题,将主展区选址于复兴岛,通过科技、艺术与空间的深度融合,探索“AI+空间治理”的新范式,引领城市迈向更具科技含量和美学品质的新未来。
2025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将于9月30日开幕、12月13日闭幕,将依托“1+16”个展区,打造一场既有专业特色、又能全民参与的城市空间艺术“嘉年华”。
1是1个主展区,位于复兴岛船台公园片区,将通过空间营造、艺术植入、科技展示与展演活动,集中呈现四大亮点:一是演绎“量子城市”,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展示“量子城市”智慧治理的未来图景;二是营造特色空间,在保留工业赛博风的基础上,以艺术设计赋能城市更新,打造复兴广场、复兴轴线、水岸集市等特色场景;三是引入丰富活动,联动上海旅游节、市民文化节、第二届国际光影节、哔哩哔哩等知名IP,促进文旅商体展多元融合;四是积淀创意成果,汇聚国内外设计师、艺术家等进行在地创作,将展区打造为市民休闲好去处、都市生活新地标。
此外,本届空间艺术季还安排了徐汇滨江科创街区、浦东张江“集艺术空间”、金山漕泾镇数字游民村等16个分展区,涵盖科创街区、智慧社区、数字场馆和沪派江南乡村风貌等多种类型,将从不同角度,全方位展现空间艺术在城市发展中的创新实践成果。
邀请每一位市民来做“岛主”
当前,上海正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以人工智能赋能超大城市空间治理,是主动适应技术迭代变革的创新举措。去年12月13日,“量子城市空间创新基地”在复兴岛启动建设,标志着上海在打造虚拟城市、推进数字孪生技术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对普通市民来说,“量子城市”意味着什么?市规划资源局副局长徐明前表示,这意味着未来的城市生活会变得更智能、便捷、安全和高效。“比如马路上的信号灯会根据路况为您智能开启一路绿灯;空气质量监测可以精确到每一个街区;人流活动可以动态捕获并智能预测;城市能提前预判诸如内涝、气候变化等风险,并提出化解方案。复兴岛,就是上海探索未来城市美好生活图景的‘样板间’和‘试验田’。”
本届空间艺术季提出“量子城市·复兴未来”,是欢迎每个人都来做未来的创想家和共创者,在复兴岛这个广阔的空间中激发创想,锐意创新,用科技和艺术让我们生活的家园变得更聪明、更美丽、更宜居,因此今年艺术季的策展也力求突破传统展览模式。“我们将为市民打造一场可参与、可互动、可狂欢的嘉年华体验。”
徐明前表示,本届空间艺术季上,复兴岛上的船台公园将正式对外开放,原中华船厂的巨型塔吊群、两个超大尺度的造船船台、黄浦江边开阔的高桩码头等特色空间,一定会成为广大市民拍照打卡的网红地。在这里,观众可以沉浸式感受艺术作品的科技性,在灯光、数字、AI等技术加持下,这片工业遗存区将更具有超现实感和赛博朋克风。
“这是一次‘全龄友好’的艺术季,将举办潮流运动、音乐会、市集、艺术工作坊等多元活动,欢迎广大市民到岛上走一走、看一看。”徐明前表示,艺术季邀请每一位市民来做“岛主”,共同参与将这座承载着上海城市记忆的岛屿转变为汇聚科技创新、艺术设计和生态友好的、属于全体市民的欢乐岛。
以规划引领复兴岛实现“三岛”目标
发布会上,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局副局长庞冲介绍道,自然资源部正推动自然资源管理和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的建设。今年4月22日,自然资源部上线了新版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也就是“天地图”,把规划、海洋、林草、地质调查等方面的数据,在一张地理底图上集成叠加,上线展示,在地图上呈现资源管理、空间治理、绿水青山,为全社会提供更加丰富的地理信息服务。
此外,自然资源部还大力推进新型基础测绘和实景三维建设,目前,全国已有300个地级以上城市完成了城市级实景三维建模,把城市“搬进”三维数字空间,推动城市治理从平面向立体、从静态向动态演进,将更有助于打造智慧城市。
庞冲表示,上海一直都是城市规划、空间治理的开拓者和引领者,也是现代化人民城市的先行者,希望上海以“量子城市”为抓手,继续发挥引领作用,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成果。
徐明前表示,目前,市规划资源局正加快推进复兴岛及周边地区规划编制,通过制定近远期规划,出台综合发展区政策等,以规划引领实现复兴岛“三岛”发展目标。“三岛”目标包括建设“数字岛”,依托量子城市空间创新基地,布局低空经济、无人驾驶等智能场景;打造“设计岛”,通过低租金等方式盘活存量空间,吸引创新创业和艺术设计群体;塑造“人民岛”,建设环岛水岸、草坪音乐节场地和服务驿站,构建全龄共享的滨水公共空间。
未来,复兴岛将坚持保留工业遗产特色,深度融合科技、艺术、生态等多元功能,打造集工作、生活、休闲于一体的创新型滨水目的地,全面实现从“工业锈带”到“生活秀带”再到“发展绣带”的能级跃升。“本届空间艺术季在此举办,正是要向广大市民展示这一充满希望的未来图景,我们邀请大家共同见证和参与这座岛屿的创新蜕变。”徐明前表示。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文、图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