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商业街形成新对话,南京路如何让老地标黏住新客群?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冷梅
截至8月31日,“2025小黄人香蕉节”即将在南京路步行街世纪广场正式落下帷幕。今年暑期,南京路步行街推出“来南京路 快乐一‘夏’”系列活动,通过多元IP主题活动、营业时间优化及外摆场景拓展,撬动客流与销售双增长。
记者刚刚获悉,今年暑期档,新世界城、新世界大丸百货等核心商场销售同比增长均突破两位数,老字号发力夜间经济,销售额也有明显上升。其增量背后,藏着南京路城市更新的深层逻辑:让老建筑、老字号在新消费客群与新业态中“开口说话”,南京路从“中华商业第一街”向“世界级消费目的地”的转型,正落在“老与新”的生动对话里。
老字号破圈:百年招牌叩开Z世代心门
泰康食品的柜台前,捧着“疯狂动物城”限定周边的年轻人排起长队——这个夏天,邵万生、三阳等四大食品老字号与伊利联名,以限定周边礼品撬动消费者热情,推动百年老字号与Z世代深度互动。
今年暑假,更具创新性的是南京路消费时段的拉长。从今年7月14日起,10余家老字号将营业时间不同程度调整至午夜,泰康食品摆起外摆位,杏花楼体验店的夜宵糕点成了年轻人逛街的“新标配”,稻香村外滩店延时段销售额甚至创下新高。
不再困守“老味道”的单一标签,老字号正用“历史底蕴+年轻表达”去和年轻人找共鸣。就像老字号邵万生既守着糟醉工艺的老规矩,又会和进店的年轻人聊聊“哪个IP联名款更潮”,这波老字号“疯狂动物城”限定周边也着实拓宽了思路,找到了和年轻人对话的媒介。
位于南京路江西中路路口的老大同,其“破圈”方式也很具巧思,其旗下品牌老大同手作工坊成了南京路商圈里“老技艺碰上新消费”的鲜活样本。这个始于1854年“老大同酱园”的老字号,手握“老大同香糟制作”这门2015年列入上海非遗的技艺,却在工坊里玩起了“大米的花样”,开发出深受年轻消费者喜爱的创新产品——浓香鲜米乳、大米冰淇淋以及米乳咖啡。
上海老大同食品有限公司市场部总监叶晨向记者介绍道,“除了鲜米乳,大米冰激凌是老大同的另一款拳头产品,与市面上大部分的冰激凌不同,老大同的大米冰激凌自带米香,且丝滑绵密,微甜不腻,大部分客群都特别喜爱。考虑到上海时尚之都海纳百川的特点,老大同又进一步研发了米乳咖啡,优选ICT国际咖啡品鉴大赛金奖咖啡豆,结合特色米乳,通过反复研制找到了既能体现咖啡香气,又能保留米乳甘甜的配比及工艺,深受中外游客喜爱。”
老建筑焕新:保护性更新中长出新业态
走到外滩“第二立面”,百年历史的外滩·中央广场暑假里音乐啤酒正酣:穹顶下的仲夏夜派对上,年轻人举着啤酒听乐队演出,而在中央广场室内,脚下的地砖、头顶的雕花,还是上世纪20年代中央商场、美伦大楼的原貌。
外滩·中央广场位于外滩“第二立面”,由四组上世纪20年代的老建筑组成,包括上海滩家喻户晓的修配胜地中央商场、美伦大楼、华侨大楼和新康大楼。
中央商场投资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吴婷华向记者介绍,外滩·中央开放以来,运营情况良好,整体出租率和开业率保持在70%以上,中庭开设常态化市集,且每季度进行美陈更新、举办市场活动,项目月均接待顾客超47万人次。今年6月,上海首个覆盖全市所有离境退税网点的集中退付点落地外滩·中央。如今,这栋老建筑没被“圈起来加以保护”,反而成了“活”的消费场。
更用心的“对话”藏在细节里。改造“老市府大楼”时,团队翻遍英国档案馆找老图纸,连一扇窗的朝向都按原图还原,却在内部装了适配现代办公的智能系统;中央商场保留了诸多原貌的记忆,并在功能定位上引入了热门的潮流品牌店、网红餐饮店,让年轻人也愿为“历史感里的新鲜感”停留。就像外滩投资集团副总裁朱亦锋所言,“外滩是国家级历史风貌保护区,在对每一栋历史建筑进行保护、修缮的过程中,对其历史进行充分研究是重中之重。关键是重现风貌、重塑功能,老建筑不是标本,而是能装下新业态的‘容器’。”
消费引力场:全时段生态串起“老与新”
南京路的更新,不只是“点”上的老地标焕新,更是“面”上的生态重构。白天,新世界城的奥特曼60周年展里,家长带着孩子看经典剧集,年轻人举着主题周边拍照——ACG嘉年华用二次元IP,让传统商场成了“跨年龄社交场”;晚上,G-POWER数娱节的电竞比赛刚结束,观众转身就钻进旁边延长营业的老字号吃夜宵,160万人次参与的文体活动,串起了“日间逛展+夜间消费”的全时段闭环。
今夏,南京路以“稀缺性IP体验”为突破口,首次将“喜羊羊+卡皮巴拉”“小黄人”等国内外顶流IP引入南京路步行街。喜羊羊与灰太狼、卡皮巴拉咔咔主题巡游以“街区次元美陈+动态互动巡游+新品首发”模式,打造沉浸式打卡场景;国际IP“小黄人”则以“2025小黄人香蕉节”为载体,联动消费品牌集群与骑趣赛事,提供“吃喝玩乐购”一站式体验,推动南京路成为暑期“潮玩目的地”代名词。
新世界城第三届ACG嘉年华聚焦二次元文化爱好者,推出《追光之旅·展望奥特曼60周年主题展》《数码宝贝“永远的青春”》华东首展,结合次元互动游戏与主题活动,通过“线上预热引流+线下体验留存”闭环运营,实现私域流量高效转化,传统商业体与年轻消费群体的对话渠道被彻底打通。
今年暑假,文体活动成为商圈扩大影响力的关键引擎。记者获悉,G-POWER数娱节汇聚全国顶尖电竞战队,规模翻倍,线上线下曝光量惊人,16天活动累计吸引超160万人次现场参与,成为上海今夏“电竞+消费”融合的标志性事件;MAGIC3篮球赛则为商圈注入“体育+社交”新动能。加之仲夏夜派对带来的乐队演出、啤酒畅饮活动,让南京路从“单一商街”升级为多元消费体验场。
同时,科技赋能场景升级,也为南京路塑造了独特的数字文化魅力。全国首个VR实景航拍沉浸式体验项目,借助前沿技术让游客全方位感受城市与街区文化;大漆非遗、新疆艾迪莱斯绸等特色项目,通过“文化+科技”融合,实现了“流量—体验—消费”的高效转化。未来,随着“主街+后街”组团模式推进,以及与淮海路、新天地、豫园等商圈的联动,南京路将构建更开放的商业生态,持续擦亮商圈新名片。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冷梅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