燎原双语学校举办“科创先行”主题研学活动,让世界成为立体教科书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徐红清
“世界是一本书,不旅行的人只读了一页。”正如富兰克林所言,上海市燎原双语学校正通过创新实践将课堂延伸向广阔天地。暑假期间,该校五年级、初三、高三年级师生走进临港新片区,开展“科创先行”主题研学活动,通过上海天文馆、临港智慧科技图书馆、航海博物馆、特斯拉超级工厂等前沿地标,打造了一堂行走的未来教育课。
科技地标里的沉浸式课堂
研学首站特斯拉“GIGA博物馆”揭开智能制造面纱。当Model Y灯光秀照亮展厅,学生们坐进驾驶舱感受新能源脉搏,看到了人工智能在制造业的应用,更切身感受到了科技企业如何以创新驱动解决全球性挑战。
临港智慧科技图书馆颠覆传统阅读形态,20万册西文学术电子专著与30万册中文科技类电子图书构建起数字知识海洋。学生们在AI检索系统前惊叹:“输入关键词就能穿越学科边界!”这种无纸化阅读体验,恰与未来教育趋势同频共振。
跨学科探索点燃科学热情
上海天文馆成为物理课堂的立体延伸。高三学生在“光的波粒二象性”展项前驻足讨论,与教材知识隔空对话;“光学天象厅”里,古代星官体系与现代星座神话交织,带领学生穿越时空解读宇宙密码。陨石特展中,铁陨石打造的“金箍棒”与上古神兽陨石编磬,更让科学探索充满人文温度。
航海博物馆上演“分层教学”生动实践。小学生聆听水手传说,触摸仿古船模;中学生研习航海仪器演变,在明代福船前感受郑和下西洋的壮阔。当发现游客不文明行为时,同学们主动捡拾船舱模型石块的责任意识,成为研学途中的意外收获。
滴水云厅的城市规划展揭开临港新新片区“年轻的城,年轻人的城”发展密码,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产业集群蓝图激发学子憧憬。
AI赋能教育者的同步成长
此次研学特别设置教师AI教学培训环节。正如《未来简史》作者赫拉利所言,教育正从信息灌输转向能力培养。燎原双语管理者与教师团队通过前沿研修,为新学年智慧教育注入创新动能。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场科技研学用脚步丈量未来,以实践解锁可能。当课堂边界消融于临港的星辰大海,燎原学子收获的不仅是知识,更是面向世界的视野与拥抱未来的勇气。正如学生所言:“原来世界这本大书,每一页都写着无限可能。”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徐红清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