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军训团学子:一场国之盛典,上了一堂震撼心灵的国防教育课
2025-09-03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文 施培琦/图、视频 

复旦大学3700余名2024级学生正在进行为期14天的军训。9月3日,学生军训团的同学们昂扬精神,在正大体育馆集中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

通过镜头,青年学子真切见证人民军队的威武雄姿、自主创新的强国利剑,更深刻感受到中华民族从苦难到辉煌的历史跨越。大家纷纷感言,作为新时代青年,当以此次观礼为契机,将阅兵精神融入军训实践,锤炼意志、砥砺品格,把爱国情怀转化为报国行动,共同铭记历史之重、担当时代之责,以青春之我,守护盛世中华。

  ◆  一身迷彩服更体会到军人不易,更坚定报国之志  ◆  

一早,正大体育馆变身迷彩绿的海洋。随着阅兵式的进行,掌声欢呼声一次次响彻。对军训团学子而言,这场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式,不仅是一场国之盛典,更是一堂震撼心灵的国防教育课。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24级本科生汪子斐和参加军训的同学一起在正大体育馆收看了阅兵式直播,“我的心情非常激动,特别是看到受阅部队官兵们英姿飒爽、我们自主研发的先进装备威武亮相的时候,我的内心充满了自豪!我深刻地认识到,没有强大的国防,就没有真正的和平。”

看上去柔柔的汪子斐,在这次学校军训实弹射击比赛中,一举摘得“十大枪王”的称号。如今,透过屏幕,看到官兵们紧握枪托,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她倍感触动。“未来,我希望能用专业所学,为科技强国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复旦大学2024级国际政治系的刘小北同样心潮澎湃。当她看到仪仗队护旗踏正步出场,总书记同各国政要出现在天安门城楼上时,感到非常激动、非常自豪,眼泪一直在眼眶里打转。这场阅兵,不仅是一场视觉的盛宴,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看到阅兵式、分列式的展示,多个先进武器装备登场,大家在幸福的学堂里更加感受到祖国的强大,民族的力量,小我的力量与命运、梦想实现的联结。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中提到,“历史警示我们,人类命运休戚与共,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只有平等相待、和睦相处、守望相助,才能维护共同安全,消弭战争根源,不让历史悲剧重演!”这句话让学国际政治的刘小北分外触动。“在我本专业的学习生活中,时常会看到地区或国家间发生冲突的新闻,看到在战争中受苦的人们,也更让我对珍爱和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了更深刻认识。”

作为正在参加军训的学子,刘小北说,在两周的汗水与磨炼中,自己更深切体会到军人的不易,也更加坚定了报国之志。“日月光华,旦复旦兮,作为复旦大学的一名学子,依靠祖国和学校的托举,我更加明确了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新时代新征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们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  英雄故事润物无声伟大精神熠熠生辉  ◆  

除了军训团,复旦大学的师生也分别在办公室、教室、寝室、陈望道旧居等场所收看直播。

复旦大学《共产党宣言》展示馆“星火”党员志愿服务队第一功能党支部书记、中国语言文学系博士生沈笑晞看完直播,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在她看来,“中国人民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等一句句庄严宣告,一次次点燃心中的热血。十四年抗日战争浴血奋战,艰苦卓绝,彰显了伟大的抗战精神,这是中国人民也是世界人民的胜利。这场阅兵,气势如虹,震撼人心。

“无论是中国军人展现的铮铮铁骨,还是国之重器体现的底气实力,都让我体会到祖国的强大。人民是有信仰的、民族是有希望的。而领导这一切的是中国共产党。就像‘真理的味道非常甜’一样,此时此刻,我为自己是中国人、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感到无比的光荣和自豪。这种自豪感也激励着我接续奋斗。”沈笑晞说。

沈笑晞说,新时代的学子生逢其时,同时又重任在肩,更应该把个人的理想和国家前途命运紧密相连,要把生动的、鲜活的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写在火热的实践中。同时,她还会和“星火”党员志愿服务队队友们一起,继续立足《共产党宣言》展示馆,讲好真理之甘的故事和复旦的红色基因,讲出红色文化中蕴含的伟大精神力量,来号召身边人,激励和我们一样的青年人以及更多的人,为中国式现代化矢志拼搏奋斗。

这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复旦大学青年思政课教师谈思嘉看来,不仅自信展现人民军队铿锵步伐与威武装备,更是一堂深刻的思政大课。天安门广场上,百面功勋荣誉战旗猎猎作响,仿佛在诉说着那段烽火岁月,从“小米加步枪”到大国重器,这段从苦难走向辉煌的历史,正是立德树人的精神富矿。

“历史从不说话,却回答了所有问题。作为一名思政教师,我将把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这段历史生动地讲述给学生,让英雄故事润物无声,让伟大精神熠熠生辉,激励青年一代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谈思嘉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文 施培琦/图、视频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