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抗战精神赓续红色血脉,2025年度上海“最美退役军人”现场“喊话”青年
2025-09-03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文、图

从武警战士到公安干警,是“背朝舞台”的默默付出,铸就了老百姓看得见、靠得住的“人民卫士”。2025年度上海“最美退役军人”,上海市公安局闵行分局马桥派出所所长朱耀华讲述《背朝舞台的人民卫士》。他现场“喊话”青年学子——值此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纪念日,这段历史,从未远离,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希望大家以史为鉴,承担起时代的重任。他说,爱国不是口号而是一种有力量的清醒,磨炼本领是对时代最好的回应,而学会用逻辑和事实锚定自己才是真正的“酷”!

朱耀华

  ◆  抗战精神在新时代传承与发扬  ◆  

9月3日下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老兵永远跟党走”之“强国复兴有我”主题活动在同济大学举行。

此次主题活动由退役军人事务部思想政治和权益维护司、上海市委宣传部指导,上海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同济大学主办,上海教育电视台承办,龙华烈士纪念馆、上海市双拥服务中心协办。以红色故事为魂、以退役军人力量为引,在回望历史中激励青年担当,在精神传承中凝聚复兴力量,引导广大青年学子在聆听与共鸣中厚植“强国复兴有我”的信念,让“退役不褪色”的勇毅担当成为新时代的鲜明注脚。

活动在同济大学教师合唱团和艺术与传媒学院声乐专业学生带来的抗战歌曲《毕业歌》中拉开帷幕,激昂嘹亮的歌声续写着传承,唱出同济师生“同舟共济,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

艺术演绎与历史叙事交织,让红色记忆更具感染力。活动现场,舞台剧《画笔下的红色传承——为抗战烈士画像》深情重现烽火岁月的赤诚与壮烈,每一笔“画像”都是对革命先烈的深切缅怀。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同舟共济》剧组带来的《从军志愿书》,生动还原了同济学子在历史洪流中投笔从戎、报效国家的家国情怀。

主题宣讲环节,从《无畏少年的革命之路——欧阳立安》到《青春的抉择:殷夫与他的21岁战场》,多位优秀退役军人与“戎耀申城”老兵宣讲团成员用亲身经历以及红色故事,讲述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扬。

  ◆  “磨炼本领是对时代最好的回应”  ◆  

从阅兵场的飒爽英姿到田埂间的躬身实干,她用“退役不褪色”的初心,在乡村振兴的战场上续写了军人担当。2025年度上海“最美退役军人”、浦东新区万祥镇新建村党总支书记陈天燕讲述如何从“飒爽女兵”到“乡村振兴带头人”的动人蝶变。

陈天燕

2025年度上海“最美退役军人”,上海市公安局闵行分局马桥派出所所长朱耀华以自身故事诉说退役军人在平凡岗位的不凡担当。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希望你们以史为鉴,承担起时代的重任。”朱耀华希望同学们首先要铭记历史,读懂“家国情怀”,守护家国认同。爱国可不是口号,而是一种有力量的清醒。不盲从、不极端,但要始终保持对这片土地的认同与底线,别让真诚的热爱,被别有用心的人带偏。

同时,磨炼本领,是对时代最好的回应。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你们用专业知识、创新能力去推动,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让自己成为能够勇担重任的“栋梁之材”。第三,坚守初心,清醒思考,是你最该修炼的能力。大学教你的不仅是知识,更是独立的判断力。不轻信、不跟风,在这信息满天飞的时代,学会用逻辑和事实锚定自己,这才是真正的“酷”。

“亲爱的同学们,希望你们不被浮躁裹挟,不被困难吓退,像先辈那样,心怀家国,脚踏实地,用奋斗的姿态创造未来,让胜利的荣光,继续在你们的手中闪耀!加油吧,年轻人!”朱耀华说。

活动现场还举行了《同济英烈》系列短视频展播启动仪式和沪上老兵口述历史系列片“戎光记忆”首发仪式,开启跨越时空的红色传承,为抗战精神的当代传播注入新载体、新活力,让红色记忆走出史料、贴近生活,成为青年可感、可知、可学的精神养分。同时,“戎耀申城”老兵宣讲团巡回宣讲旗帜被交接至下一场协办校——华东政法大学,让这份红色火种跨越校园、代代相传,让更多青年学子感受退役军人的风采、汲取红色力量。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文、图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