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飒爽风姿,上海高校多名学子闪耀九三阅兵场!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在此次盛大阅兵中,共有45个方(梯)队光荣受阅。记者了解到,上海高校多名学子闪耀此次九三阅兵场,凝聚起传承精神、勇担使命的青春力量。
让爱国与担当成为青年最鲜明的底色
在装备方队后装保障群中,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学院2024级本科生李箐琳就在其中。她凭借优异表现光荣入选,代表华理人站在了这一庄严而荣耀的国家舞台上。
李箐琳同学于2022年9月入伍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某部队。在服役期间,她政治坚定、本领过硬、表现突出荣获“四有”优秀士兵称号暨嘉奖一次。此次,她更以挺拔的军姿昂扬的面貌和饱满的热情投身于阅兵这一重大任务之中。
从前期训练到现场保障,李箐琳始终严谨细致、全力以赴出色完成了各项工作在阅兵场上展现出华理学子的过硬素养。
“一次受阅,终身光荣。”李箐琳表示,从家乡的土地走向长安街的检阅场,支撑她的是信念,是使命,是永不褪色的军人血液。
“阅兵场上高强度的训练很辛苦,但我知道,正是这一遍又一遍的严苛训练,才能塑造出受阅方队的铿锵姿态,才能不负国家与人民的期待,这亦是对华理校训中‘励志’精神的践行。”
李箐琳说,荣光不仅属于个人,更离不开母校长期以来对国防教育的重视与培养。校训始终提醒着她,无论何时何地、何种身份,都要以踏实作风践行责任,以坚定信念守护家国,用实际行动为国防事业贡献力量。“希望能以己之力带动更多华理学子关注国防、投身国防,让爱国与担当成为我们这代人最鲜明的底色。”李箐琳期待道。
传承红色血脉在受阅荣光中续写忠诚
此次,上海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2021级学生倪广鑫同样闪耀阅兵场。
2023年,倪广鑫通过学校报名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服役于海军陆战队,后考入海军大连舰艇学院学校。本次通过层层选拔,他加入海军徒步方队参与阅兵。
“蒙山高,沂水长,军民心向共产党……”每当《沂蒙山小调》在耳畔回响,沂蒙大地上那些滚烫的红色故事便会在倪广鑫心中激荡。正是这些故事里的赤诚与担当,指引他穿上军装,更让他有幸站在受阅队伍中,以最挺拔的姿态,向那段历史、向那些英雄致敬。
倪广鑫记得,儿时听奶奶讲明德英的故事,总忍不住红了眼眶。那个聋哑的沂蒙大娘,在日军搜捕的危急时刻,把重伤的八路军战士藏进柴房,用自己的乳汁救活了失血休克的战士。奶奶说:“那时候的人啊,心都贴在一块儿,为了保家卫国,啥都舍得。”后来读到王换于创办战时托儿所的事迹,更是被深深刺痛——她把战时托儿所的事迹,更是被那份“舍小家为大家”的决绝深深震撼。这些话语,像烙铁一样烙印在心里——原来“奉献”二字,背后是这样沉甸甸的抉择。
穿上军装后,每次训练到极限时,总会想起这些画面。五公里越野跑到腿软,就想起李桂芳她们在冰水里的坚守;队列训练站到汗湿衣背,就默念王换于那句“不能断了根”的嘱托。正是这份信念,让倪广鑫在选拔中脱颖而出,拿到了受阅的入场券。
受阅训练比想象中更严苛。有次站军姿,阳光晒得头晕目眩,但比起烽火岁月的战士,这点苦算什么?于是,很快就挺过去了。
检阅那天,当国歌奏响,倪广鑫和战友们迈着铿锵的步伐走过广场。他说,我们踏过的不仅是长安街的石板,更是先辈们用血肉铺就的道路。“往后的日子,我会带着这份荣光继续前行。”倪广鑫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