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时评|“你长眠,我常念”,把你的精神化作我们的日常
2025-09-05 时评

青年报·青春上海评论员 唐骋华

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大阅兵的铿锵步伐犹在耳畔回响,长安街上的钢铁洪流仍激荡人心,一则“我的身份证上有你的名字”的话题又引发热议,勾起无数人的缅怀之情。左权县、尚志市、一曼村、晋元路……这些印在身份证地址栏的特殊名字,让人们再次回望那些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抛头颅洒热血的英烈,引发全网对英雄纪念方式的情感共鸣与深度思考。

纪念不因阅兵结束而终止,更不只是纪念日的“特定款”。正如网友所言“你长眠,我常念”,最长情的纪念,是将英烈的精神化作日日夜夜的陪伴。而这,应该也是有关部门将烈士的英名赋予地名、路名的初心所在。

安徽合肥有一条“延乔路”,是为纪念陈延年、陈乔年两兄弟而起的。专家本想分别命名两条路,但念及二人并肩投身革命、生死与共的情谊,不忍将他们“分开”,于是“延乔路”应运而生。如今,经常有群众自发前往这条“尽头是繁华大道”的路上献花,一面感受现世繁荣,一面追念烈士英魂。在上海,从日常通行的晋元路,到教书育人的晋元中学,再到供人瞻仰的晋元纪念广场,抗日名将谢晋元以这样的方式守护着他曾经捍卫过的城市,并由此形成一套完整而立体的抗战记忆,在不同场景中让市民代代相传。

进而言之,这是塑造民族记忆、强化民族认同感的一种有效方式。

路在,碑就在;名字在,记忆就在。在山西左权县,两千多平方公里大地为左权将军更名;在吉林,靖宇县永远铭记着杨靖宇将军的英勇事迹;在哈尔滨,尚志市见证着赵尚志将军的不屈斗志。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是一段用热血书写的英雄史诗,都是一曲用生命谱写的壮丽凯歌。这是中华民族对为国捐躯者的深切缅怀,体现了我们对历史的敬畏、对未来的信念。这些英雄的名字时刻提醒我们,中华儿女从来不缺少气节,时值民族存亡的危急关头,一位位仁人志士舍生忘死、前赴后继,“敢教日月换新天”,创造了今天的幸福生活。

“身份证上有你的名字”的人当然是幸运的,而更多的人可以在图书馆翻阅一本英烈传记,在家庭聚会时给孩子讲一段英雄故事……凡此种种,都是对英烈精神的接续,让我们汲取无穷的力量。这份融入日常的长情陪伴,既是对“你长眠”的最好告慰,也是对“我常念”的坚定践行。愿我们永远带着这份记忆前行,让英烈精神在新时代新征程,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青年报·青春上海评论员 唐骋华

编辑:李宇婷

编审:陈晓培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