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滩源头飘来一朵云,艺术外滩2025外滩国际艺术节迎来高光时刻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冷梅
金秋黄浦江畔,除了科技盛会,亦迎来艺潮涌动。9月11日,在黄浦江与苏州河交会处,在外滩的源头,由绿城·黄浦ONE艺术支持的荷兰艺术家Berndnaut Smilde在外滩源壹号现场演示其最具代表性的作品《Nimbus》的创作过程,以“瞬时之景”对话“百年之城”,外滩源头飘来的这朵云也为艺术外滩2025外滩国际艺术节拉开了序幕。
艺术家Berndnaut Smilde的《Nimbus》被誉为“全世界最有名的一朵云”。他在现场分享道:“这朵10秒钟即逝的云,代表着当下的真实感,也让人在建筑与这朵流动的雕塑中感受如何在不可控中寻找适当的可控性。”这朵受控于光影、湿度与气流的短暂之云,悬浮于外滩源头深厚的历史建筑之间,与石材、穹顶和廊柱共生对话。作品不仅是对上海城市肌理的特殊致敬,更是公共艺术在独特地域语境中的创新实践。同时,开幕活动中,艺术家Berndnaut Smilde被授予“艺术外滩推广大使”称号。
艺术IP点亮城市名片
记者获悉,艺术外滩2025外滩国际艺术节于2025年9月11日至11月26日举办,本届以“艺起外滩见”为主题,以“艺术赋能消费场景”为核心导向,旨在通过艺术激发城市消费活力。
9月-11月,围绕“艺术外滩”核心区域,辖区内艺术机构、商业画廊、文化空间同步开展各类展览及艺术活动,汇集成为“艺术外滩画廊群展”。三十余家艺术机构的六十余场展览及活动,形成具有城市辨识度的联合展览体系。
黄浦区及外滩沿线,久事美术馆的西班牙艺术季首度开启四馆五展的多馆联动体验模式,通过“绚烂归朴——高迪与他的时代”等5大展览及系列主题活动,让观众从建筑、艺术、人文、历史、科技等多个维度,深入领略纯正的西班牙艺术魅力;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呈现“无羁之境:洛桑原生艺术收藏与他方视界”及“阿尔瓦罗·西扎的档案”双展,聚焦原生艺术与建筑艺术的深度对话;民生现代美术馆推出“提视造境 Promptoscape:国际人工智能艺术文献展”,探讨AI与艺术创作的未来;chi K11美术馆为观众打造了一场“芝麻街·奇妙艺境Sesame street Magical Art World”艺术展,通过绘画、雕塑、装置等多种艺术形式,重新解读芝麻街的经典形象。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外滩国际艺术节特别呈献由达利宇宙与外滩老市府联合推出的《达利×老市府:启程》大型艺术展。本次展览精选超现实主义大师萨尔瓦多·达利作品共计149件,展览重点呈现2件城市级户外大型雕塑《时间之舞 I》与《背负时间的马》,以及10件博物馆级雕塑,其中,博物馆级雕塑《戈黛娃夫人与蝴蝶》及6件达利设计珠宝均为首次在中国亮相。
此外,今年同时推出多项特别的艺术行业活动,包括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主办的第十五届上海双年展“花儿听到蜜蜂了吗”,以艺术探讨人类与非人类智慧的交汇;洛克·外滩源主办的第二届 RAM assembles 外滩建筑节“上海野餐”,通过创意实践激活城市空间;外滩音乐节十月中旬落地外滩源圆明园路步行街。
最美露台串联城市集体记忆
作为本届外滩国际艺术节的亮点板块,第二届“艺术外滩露台艺术季”同期举办。本届露台艺术季以“外滩奇谭绘境,中国动画影院”为主题,由上影元文化授权,联动复星艺术中心、BFC外滩金融中心、久事国际艺术中心、洛克·外滩源哈密大楼、第一百货商业中心和上海音乐厅六大露台地标,以《中国奇谭》为主线,将动画叙事与外滩露台空间深度融合,巧妙结合“电影放映”与“城市漫游”,以《中国奇谭》六部短片为叙事线索,分别对应上海复星艺术中心《小满》的“热爱”、BFC外滩金融中心《玉兔》的“探索”、久事国际艺术中心《乡村巴士带走了王孩儿和神仙》的“记忆”、洛克·外滩源哈密大楼《鹅鹅鹅》的“奇幻”、第一百货商业中心《小卖部》的“社区”和上海音乐厅《飞鸟与鱼》的“音乐”六大主题,串联起一座城市的集体记忆与未来想象。除露天电影以外,各露台在露台艺术季期间还将打造各具特色的屋顶消费空间,同时举办各类艺术活动。
今年,艺术外滩还推出了新版“艺术外滩联票”产品,今年整合了黄浦区内13家重点艺术机构、7家高端酒店与特色餐饮场所及3条城市漫游线路,通过“一票畅游”机制构建“展览—文娱—餐饮—交通”融合闭环,打造全年可持续的文旅消费新路径。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冷梅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