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歌舞团舞剧《李清照》优化联排预热,即将启程赴港演出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冷梅
作为香港“中华文化节2025”“明月耀香江”“国风国韵飘香江”三大重磅文化活动的核心参演剧目,由上海广播电视台出品,上海歌舞团创作出演的新国风舞剧《李清照》将于9月26日至27日登陆香港文化中心大剧院,为观众呈现一场浸润中华文脉的艺术盛宴。近日,上海歌舞团的排练厅里举办赴港演出前优化排练,同时也借此次机会进行《李清照》官方宣传片的发布,以精益求精的艺术态度,为两地文化交流预热。
新版剧照
■ 三大文化平台联动,“千古第一才女”首赴香江文脉传播
此次《李清照》赴港演出,深度融入香港年度文化盛事矩阵——作为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中华文化节2025”的重要组成内容、“明月耀香江”系列文化活动的重点剧目,同时被纳入“国风国韵飘香江”文化演出季精品项目。三大平台联动为该剧搭建起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桥梁。
舞剧《李清照》作品以当代审美语汇和艺术表达,诠释李清照的文学遗产与家国情怀,“我们希望它不仅传递宋韵美学的深远意境,更从一个具有现代感和世界性的视角,搭建跨越时空与文化的情感对话,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国际视野中焕发新的生命力。”上海歌舞团团长王延介绍道,这是《李清照》首次走进粤港澳大湾区,希望三大文化平台的影响力,《李清照》将成为沪港两地人民共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信物”。
剧作家、编剧喻荣军看来,本次民族舞剧《李清照》赴港参演中华文化节,“不仅是一次艺术的相聚,更是一次穿越千年的对话。我们以舞绘词,以形写意,以身体为笔,以舞台为卷,再现易安居士笔下的悲欢与风骨,传递中华文化中不绝的文脉与深情。”
“针对这次赴港演出的准备工作,我们也对舞剧的细节之处做了精心打磨,”在排练厅里忙碌的执行导演侯腾飞介绍道,“舞美、灯光及多媒体设计均全面升级,显著增强了剧目的巡演适应性,在精准保留艺术内核的同时,确保作品能够灵活适应多种舞台环境。”
排练照
■ 以舞传情,中华美学成跨文化交流“通用语言”
作为国家艺术基金、上海市文化发展基金会重大文艺创作项目,文化和旅游部2024新创剧目重点选题——《李清照》创排至今,不断以打造艺术精品为目标,在舞蹈语汇、叙事结构、舞台呈现上持续精进。自首演以来,凭借独特的中华美学表达,获得全球文艺界高度认可。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杨焄:“舞剧《李清照》在编排过程中秉持了严谨的创作态度,以坚实的史料文献为依据,再辅之以合理的虚构想象,并以明、暗两条线索相互穿插,彼此映衬。整部作品通过个人跌宕起伏的命运折射了整个时代波澜壮阔的巨变,借助舞蹈的独特语汇揭示出传统文化历久弥新的价值,成为新国风舞剧编排演出的出色呈现。”
此次赴港演出,既是对国内外观众认可的回应,更是将中华美学推向更广阔舞台的重要实践。在打磨艺术品质的同时,上海歌舞团积极开展公益传播活动。今年7月、9月,分别在青浦金泽镇、杨浦文化艺术中心举办《李清照》分享赏析会,通过剧目片段展演、宋代服饰解读、非遗技艺体验等环节,受到市民观众的热烈好评。此类有意义的文化艺术传播模式还将延伸至香港,为当地普及诗词宋韵文化注入新活力。
9月24日下午,《李清照》舞蹈工作坊将在香港文化中心举行,舞剧主演将亲自示范舞蹈体态、技巧等内容,与香港舞蹈爱好者们共同深入交流。9月26日下午,《李清照》将向香港市民、学生开放联排观演,这种推广模式是剧团坚持的文化传播理念,此次落地香港将深化沪港艺术领域合作。
“我非常期待和香港观众近距离交流,”饰演李清照的上海歌舞团首席演员周晓辉表示,“这次巡演不仅是一次艺术展示,更是一次深刻的文化对话。我相信,李清照身上那种超越时代的人文精神与艺术力量,能够引发香港观众的情感共鸣,让我们通过舞蹈艺术这座桥梁,实现心灵的深度交流。”
饰演赵明诚的上海歌舞团艺术总监助理、荣典·首席演员王佳俊则从文化交流角度表达了期待:“这次赴港演出意义非凡。我们希望通过这个作品,与香港的艺术同行和观众展开更多互动。期待这次演出能成为沪港两地文化交流的新起点,为未来的艺术合作创造更多可能。”
随着优化排练的开启,《李清照》赴港演出序幕正式拉开,这部承载中华文脉的舞剧,将在香江之畔绽放光彩,为两地文化交流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愿我们透过翩跹衣袂,看见一个灵魂的柔韧与光芒。李清照不仅是宋词之魂,更是东方女性力量的永恒象征。我们以一个人的故事,传递一个时代的气象,体现一个民族的美学品格。愿这一夜,我们以舞相遇、以心相知,感受那些深婉与刚毅并存的灵魂瞬间,在身韵与节奏之中,一起触摸千年以前的风雅宋韵,感受到李清照独立而坚韧的力量。”喻荣军补充道。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冷梅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