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科普医鸽”到“空中操场”,普陀青年用岗位小事书写时代答卷
2025-09-19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王馨怡

为了让患者“出诊室不忘医嘱”,青年医生在短视频平台打造“医鸽”IP,用情景剧和段子传播健康常识;为了在寸土寸金的城区“挤出一片操场”,青年工程师带队建设上海首座空中操场,让孩子们在楼顶奔跑;为了守护老旧社区里每一位居民的安全,青年社区工作者从煤气阀门、电线老化查起带领“平安志愿者”走街串巷织密“社区安全网”……他们,是一群活跃在城市各个岗位上的普陀青年,在看似平凡的岗位上迸发出了不凡的力量。

9月18日,在2025年普陀共青团主题征文演讲比赛决赛现场,12位来自基层、窗口、产业一线的青年代表接力登台。他们不靠煽情词汇,而用“岗位小事”与“青春实干”,在城市更新与社会治理的每个角落,亮出属于青年的奋斗坐标。

从一个人到一支队伍,“医鸽”让科普飞入寻常百姓家

“张阿姨,我教您的爬墙动作,您回去练了吗?”普陀区中心医院的胡凡,曾是个“爱管闲事”的临床医生。他发现一个普遍现象:患者们在诊室里答应得好好的,一出门就容易把医嘱忘得一干二净。

转机发生在2019年。胡凡参加由上海市卫健委主办的“医师讲堂”健康科普抖音短视频大赛,凭借作品《有味道辩论赛》荣获“最佳技术表现奖”。这次获奖让他意识到,健康科普可以成为医患沟通的“破冰神器”。2020年,在院党委的大力支持下,医院健康科普与文化传播研究所正式挂牌;2021年,“科普医鸽”平台正式孵化。“鸽子是医院的象征,‘医鸽’谐音‘一哥’,也代表我们做健康科普排头兵的决心。”胡凡介绍。

如今,公众号“科普医鸽”专栏已推出280多个科普作品,诞生30多篇“5万+”爆款。团队在2022年建成的5G健康直播间,开设五大子栏目,制作节目近130期,并入驻抖音、支付宝等平台,全网浏览突破1000万人次。

线下,“医鸽”同样没闲着:团队依托医院党建品牌,走进商圈、社区、企业,举办“讲座+义诊”超百场,还把获奖情景剧搬进环宇城等商圈。“医生穿上戏服演小品,百姓边笑边学,健康知识就这样刻进了心里。”

更值得一提的是医院推出“科普百人计划”,致力培养100名有流量、有粉丝的“网红医生”。“目前刚结束了第五期培训,医生们段子频出、笑点不断,把枯燥的医学科普玩出了花。”胡凡说。团员青年还开发了玩偶、口罩、表情包、科普扑克等文创产品,不断丰富“医鸽”IP内涵。

五年耕耘,“科普医鸽”共获国家级荣誉5项、市级62项、校区级22项。“从一个人到一个品牌,再到一支队伍;从一句话到一个视频,再到一片天空。”胡凡说,“这就是‘科普医鸽’的成长故事。”

677天建成“空中操场”,青年工程师让学校向上拓展

“在寸土寸金的上海,有一所学校的操场竟然建在楼顶。”普陀天恒建设青年工程师刘缙,以这个令人惊叹的“城市答案”开场,讲述了自己的项目经历。

她参与的武宁中学改造项目,一度因土地紧张推进受阻。青年团队提出大胆设想:向上拓展空间,把操场“搬”上屋顶。为此,他们成立专项勘探小组,联合校方与设计单位数十次踏勘现场、反复论证、逐页核图、逐寸查材——整整677天,才让这片“空中绿地”最终如约而生,成为上海首个“空中操场校园”。

这一创新,不只是土地集约利用上的突破,更是公共空间“向上生长”的实践范本。而这所中学并非孤例。五年来,她所在的代建团队在普陀十个街镇日夜奋战,推进35万平方米项目。从桃李实验学校、小红帆幼儿园到全区雨污分流工程,“我们浇筑的不是冰冷混凝土,而是城市生长的年轮。”她说。

在“十五五”谋篇布局之年,刘缙团队牵头提出了“六步实战法”——一重策划、二知进度、三控成本、四防风险、五提质量、六保安全。她说:“以城市更新的执行者、代建模式的探索者、民生福祉的守护者为三重使命,我们要以创新和实干,在城市里镌刻青年的奋斗痕迹。”

青年用“微光”汇聚城市“星河”

除了医生、工程师的创新故事,其他选手同样也讲述了“微光成炬”的岗位日常。

普陀区法院法官祝丽娟讲述“儿童权益代表人”如何奔走协调,守护3岁患儿亮亮的求医之路。公安政治处民警黄锴杰从红军“借条”讲到“中央八项规定”,阐释清廉作风的时代传承。普陀国投青年曹婵娟分享了以8亿元财政资金撬动94亿元硬科技投资的“杠杆效应”。税务局王星则把“一网通办”提速到“外卖级效率”,让电子发票申领时间缩短至两分钟。法制支队金晓雯用“一张二维码”解决消防检查的信任难题。白玉社区刘靖琪将涂鸦墙、彩绘井盖变成居民争相打卡的“微景观”。而曹杨新村街道的钱辰嘉则探索“社区安全治理”新路径,诠释街道青年的责任担当。这些演讲没有夸张煽情的情绪,却频频收获掌声与共鸣。

经专家评审与大众投票综合评定,本次比赛一等奖授予青年医生胡凡,另有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秀奖6名。现场还举行了2025年度“普陀青年讲师团”新成员聘书颁发仪式,鼓励更多优秀青年加入基层理论宣讲队伍。

本次比赛由普陀区委宣传部、区委党校、区委党史研究室指导,普陀团区委主办,紧扣“赓续红色血脉、奏响时代强音、严实纪律作风”三大主题。他们在城市的毛细血管里,以不凡的坚守、创新的实践、温暖的行动,将“小我”融入“大我”,用“微光”点亮时代,以岗位小事回应时代命题。

据悉,普陀共青团将持续打造更多贴近青年的展示平台,团结引领广大青年投身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建设,为“半马苏河”民生画卷与“美好社区”治理实践贡献青春之力。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王馨怡

编辑:李宇婷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