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杨人工智能创新小镇创业者社区建设正式启动,将进一步放大“模速空间”的溢出效应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
今天(9月19日),“创智未来,下一站,北杨BEST YOUNG”北杨人工智能创新小镇推介会在徐汇区举行。随着北杨人工智能创新小镇创业者社区建设正式启动,将进一步放大“模速空间”的溢出效应,形成联动态势,更好地助力全市打造国家人工智能发展高地。为更好地支持年轻人追逐创业梦想,徐汇区还将在小镇推出创业者社区建设计划。
◆ 政策先行:打造全国人工智能高地2.0
市政府副秘书长、市经济信息化委主任张英表示,近年来,上海按照国家部署要求,强化战略敏捷,推动人工智能全产业链布局。徐汇是全市人工智能产业的核心承载区、重要引领区,特别是今年4月,总书记亲临“模速空间”考察并提出殷切希望。北杨人工智能创新小镇的发布,将进一步放大“模速空间”的溢出效应,形成联动态势,更好助力全市打造国家人工智能发展高地。市里将依托市区重点产业协同联动机制,全力支持创新小镇建设,打造“高密度、低成本、强互动、快迭代、有温度”的世界级AI创新创业集聚区。
北杨人工智能创新小镇东至长华路,南至外环线,西至老沪闵路,北至淀浦河,总建筑面积约百万平方米,小镇整体空间规划已形成“一轴、两心、两带、三区”的升级版格局。以上海创智学院为核心、华发路沿线科创载体为“创业加速轴”,打造出一条“产-学-研-金”耦合的生态主廊道。“创智学院+大厂+资本+孵化+高校+中小企业”完善生态,让小镇加速迈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人工智能全域示范区、国际化智能产城融合区”的战略目标。
推介会现场,徐汇区委副书记、区长王华正式对外发布了“打造全国人工智能高地2.0版实施方案”和《徐汇区关于促进智能体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作为小镇建设的关键举措,这两大政策不仅标定了目标,更细化了“六个地”的愿景目标和22项具体任务。到2027年,全区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到2000亿元,企业达到2500家,产业人才规模达到12万人。通过打造全球创新创业人才汇聚地,核心技术突破策源地,高端产业引领标杆地,垂类模型场景示范地,全量集成生态承载地,开放有序治理实践地,围绕智能体产品、智能体企业、智能体产业生态,全链条支持专业赛事活动和优质项目孵化,做好人才配套服务,全面助力人工智能产业从“1.0基础布局”向“2.0高质量升级”迈进。
◆ 协作构建:创业者社区建设正式启航
推介会上,北杨人工智能创新小镇创业者社区建设正式启动。为更好支持年轻人追逐创业梦想,徐汇区在小镇推出创业者社区建设计划:通过营造“高密度”人才引力场,集聚一批国内外知名孵化器,以“创业工作室”模式全面参与初创企业孵化、设立、运营全过程;打造“低成本”的创业环境,办公场地、人才公寓最高首年全免,提供最高10万年的创业启动资金;以“最懂创业者”的服务智能体聚焦创业者痛点;“水电一样便利”的算力语料公共平台,提供市区两级最高100万元算力券、模型券、语料券补贴;“吃住创玩”一体化的创业融合环境;“陪你一起跑”专属政策服务团队和“导师团”队伍,整合多方资源,为创业者全方位扶持。
一直以来,“融资难、抗风险能力弱”是大多数青年创业者都会遇到的挑战。徐汇区此次设立的“上海徐汇人工智能青年创业基金”线上报名正式宣布开启;基金规模20亿元,由徐汇资本(徐汇科创投)任管理人,红杉中国作为特邀投资顾问,同步开启红杉中国Young Plan计划。基金聚焦人工智能产业,突出投早投小,深耕种子轮、首轮,面向35岁以下青年人才的优秀创业项目,创始人涵盖高校导师、科研人员、学生,大厂及连续创业者等各类群体,基金单笔投资一般不超过100万元。
作为小镇产业生态的重要合作伙伴,红杉中国在推介会上正式启用了“红杉中国创新加速器”,将通过深度赋能、技术孵化和资源整合助力创新项目高质量快速成长,以“低成本、高密度”的青年创业要素集聚为特色,在租金、住房以及创业资金等资源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助力更多优质团队在创业初期顺利成长,帮助小镇成为AI创新策源地和产业聚集地。
◆ 计划到2027年,将打造不少于10个人工智能创新项目培育平台
北杨人工智能创新小镇开放日面向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国内顶尖院校的人工智能方向优秀师生提供参观服务,让大家充分体验小镇核心功能载体,直观了解小镇在AI科研支撑、创业孵化、生活服务等方面的全链条配套能力。清华大学信息交叉学院姚班,北京大学元培学院,人大高瓴人工智能学院的师生代表也组团一起参与了开放日活动。
在位育中学球场,北杨人工智能创新小镇首届AI足球联赛小镇火热开赛,来自模速空间、红杉中国、港科大、上海创智学院四大主体组队参赛,以球为媒,体现小镇“协作共生、轻松融洽”的发展氛围。
晚上上海国际光影节徐汇分会场将在徐汇滨江油罐艺术中心启幕,夜幕之下,逾百架无人机将投放北杨人工智能创新小镇推介主视觉形象,展示北杨人工智能创新小镇的创新精神和开放气质。
按照规划,计划到2027年,北杨人工智能创新小镇将打造不少于10个人工智能创新项目培育平台,聚集企业不少于600家,引育独角兽企业和龙头企业不少于10家,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AI应用场景50个以上,为上海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高地贡献 “北杨力量”。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
编辑:李宇婷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