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老师都快变成足球了”,“大师从这里起步”上海少儿美术书法大赛作品展童趣盎然
2025-09-21 文教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实习生 邓天银/文 郦亮/图

“徐老师都快变成足球了,还想畅游世界。”在陈伟铭小朋友的画笔里,这一可爱的设想有了浪漫的结局——他将徐老师从浦西“送到”浦东,从东方明珠“送到”北京、香港,最终“送入”浩瀚太空,这幅充满童真的《把徐老师踢出去》,成为9月20日在静安区文化馆开幕的“大师从这里起步”第八届上海少儿美术书法大赛作品展中最引人瞩目的作品之一。此次展览也是今年上海市民文化节最重要的展览之一。

据陈伟铭妈妈介绍,正是一次天文馆之行,让陈伟铭萌发了“送老师上太空”的奇思,而作为小朋友画画指导老师的徐老师对这一想法的支持与呵护,让这份创造力得以完整呈现。上海市美术家协会插画、连环画、年画艺术委员会主任施晓颉评价:“小小孩的艺术状态更可爱,他们天马行空、胆子很大。”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在现场看到,《把徐老师踢出去》并非个案,很多作品都充满了孩子们对世界的独特解读,散发着未经束缚的创造力。小学组葛蔓用《热气腾腾的新镇》重构心中家园,画面里安亭新镇的湖面、古桥、咖啡飘香的步行街,甚至9.9元特价的COCO奶茶店、忙碌的山东煎饼摊,细节满满,宛如“少年版《清明上河图》”。徐梓滢则以《雪后单车》记录江南孩子初见东北大雪的欣喜,白雪覆盖下若隐若现的单车,藏着最真实的生活感动;徐名隽的《上海里弄里的色彩絮语》,用黄墙、蓝门的鲜明色彩与灵动线条,勾勒出里弄的质朴气息。

年龄稍长的孩子,更将创造力与对未来、对自然的思考结合。中学组范榆轩的《老宅屋檐长出新枝桠》,以灰蒙蒙的天空为背景,让老屋、苔痕与新叶、秧苗形成对比,朦胧中透着生机;徐子涵的丝网版画《梦想派对》则以蓝色为主调,用飞行器、太空场景搭建“人与宇宙共生”的热闹派对,让逐梦太空的愿景变得具体鲜活。上海市美术家协会创作展览部主任钱一星表示,本届大赛提交的作品数量与质量均有提升,“孩子们对生活、城市的观察,以及原创力的展现尤为出色”。

如果说美术作品是创造力的狂欢,那么书法与篆刻作品则更能体现孩子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传承。本次大赛征集的书法作品涵盖篆、隶、楷、行、草五大书体,以小字号帖学风格为主,不少孩子从小坚持练习,最小参展者仅四岁。而年长孩子凭借常年积累,在书法功力上更显扎实。

中学组张家豪的铁线篆《山居杂诗》,线条纤细匀净如铁丝盘曲,结体严谨工稳,布白对称均衡,尽显“清雅峻峭、瘦硬通神”的气质。他坦言,书写时需恪守中锋行笔之法,“持续练习才能体会技法精髓与审美意境”。小学组施言秣的《滕王阁序》节选,以欧阳通书风立骨求险峻,融入褚遂良笔意添灵动,展现出对经典书法风格的深刻理解。

篆刻作品同样亮点十足。中学组魏佳琪的古玺印《留痕》包含七方印,“墨香飞韵长”“长风破浪”“道吾恶者是吾师”等文字,以战国古玺印风创作,遵循“拟古出新”原则,尽显战国文字的自然意趣。上海市书法家协会顾问徐正濂评价其“虽显拙朴,但已锋芒初露”。从学习书法到接触篆刻,魏佳琪在“书篆一体”中收获自信,甚至成为学校里老师求章的“小名家”,更萌生了走专业道路的想法。

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潘善助高度肯定孩子们的作品,同时建议:“不能一味练书法,要增加传统文化知识,这是进入传统书法的情境。”唯有了解文化背景,才能真正浸润其中。他鼓励孩子们多读书、提修养,在书法之路上走得更远。

本次展览由上海市群众艺术馆、上海市美术家协会等共同主办,除上海作品外,还邀请苏浙皖三地30件美术、30件书法作品参展,为长三角少儿搭建艺术交流桥梁。近2000件作品经初选、复评、终评,最终210件美术作品、206件书法作品入展。上海市群艺馆馆长吴鹏宏表示:“‘大师从这里起步’是对艺术童心的珍视,愿孩子们以此次展览为起点,带着对艺术的赤诚,成长为照亮艺术领域的新星。”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实习生 邓天银/文 郦亮/图

编辑:李宇婷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