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现身”赛场向孩子们提问,科技赋能长三角青少年传统文化知识大赛
2025-09-22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实习生 邓天银/文 郦亮/图

“老夫有两句诗:‘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老夫且考考你:诗中之‘桃花潭’,究竟位于何处?”在长三角青少年传统文化知识大赛决赛现场,“老夫子”李白向孩子们提问,结果一点都没有难倒大家。最终,100名小选手获“青少年传统文化知识达人”称号。

作为上海市民文化节的重要传统赛事,此次以“行走江南•美遇水乡”为主题的长三角青少年传统文化知识大赛决赛暨颁奖典礼在上海市实验学校嘉定新城分校举行。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注意到,和往届赛事不同,今年的比赛打破传统知识竞赛框架,将江南文化中的饮食、风物、非遗等纳入赛题与体验环节。“《红楼梦》有咏蟹诗‘螯封嫩玉双双满,壳凸红脂块块香’一句,其中的‘红脂’指什么?”此类涉及江南文化科普的题目在本次大赛中频繁被提及。

不仅如此,参赛的孩子们还在竞赛中吟诵经典诗篇、“云游”江南古镇、品味时令美食,沉浸式感知江南文化内涵。决赛现场设置“江南风物市集”,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手工艺人现场展示江南非遗、传统手工艺与地方风物。配套讲座同样精彩,复旦大学杨焄教授解读陶渊明人生与创作,上海师范大学詹丹教授带读者重读《红楼梦》,历史学博士邹赜韬则分享江南民间饮食文化,以多元形式展现江南文化魅力。

科技赋能同样是本届赛事的亮点。上文提及的来到现场的“老夫子”李白其实就是借助AI人像生成与语音合成技术“复活”的李白。“李白”通过微信来电与选手互动,提出“桃花潭位于何处”的考题,构建了沉浸式场景,增强比赛趣味性与互动性。而初赛阶段,则依托微信小程序开展线上答题,对应美文、美景、美艺、美食四大内容设置“文脉拾珍”“烟雨揽胜”“匠心传艺”“舌尖寻味” 板块,以游戏化题型激发青少年兴趣,展现传统文化传播的创新模式。

据悉,大赛自6月启动,以“行走江南·美遇水乡”为主题,通过答题闯关、互动体验、主题讲座等形式,让青少年感受传统文化魅力。今年赛事实现全面升级,首次将参赛范围扩至长三角沪苏浙皖三省一市,吸引数十个城市青少年参与,答题人数较去年提升36.5%,线上总点击超10万人次。内容形式上更是突破了以往以诗词为主的模式,融入江南美食、美景、非遗等元素,完成了从“知识竞赛”到“文化体验”的深度拓展。

此次大赛由上海市民文化节指导委员会、上海图书馆等指导,上海市群众艺术馆、嘉定区文旅局等主办,嘉定区图书馆等承办,苏浙皖相关公共图书馆协办。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实习生 邓天银/文 郦亮/图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