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改革故事乡村振兴故事,青年大学生在课堂上读懂“中国农民丰收节”的时代意义
2025-09-23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在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来临之际,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邀请安徽省凤阳县委宣传部部长、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李锦柱走进学校的思政课课堂,以“丰收的小岗——不断深化的中国农村改革”为主题,为学生生动讲述小岗村如何赓续改革基因,打造乡村振兴新样板的故事。

在这堂“大思政课”中,李锦柱用生动的案例、翔实的数据与图片生动地向学生们展示了小岗村作为中国农村的典型代表,如何学习运用“千万工程”蕴含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持续弘扬小岗精神,持续探索以做好“农”字文章,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方法路径。同时,通过扎实稳健推进“三权分置”改革,敢闯敢试探索农村金融改革,蹄疾步稳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三变”改革,从大包干的“红手印”到土地确权颁证的“红本子”,再到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分红利”,实现小岗百姓红红火火的美好生活。

“我们正在加快建设创新小岗、美丽小岗、实力小岗、幸福小岗,让小岗精神弘扬在农村改革发展的新时代,为全国大多数乡村提供借鉴。”李锦柱开心地说道。

听完李锦柱的讲述后,师生之间开展起热烈的交流互动。此次课程让学生们对中国农村改革的历程与深意有了更深刻的认知,小岗村以农村改革闯出新路子,以产业发展迈出新步伐,探索出一条小岗高质量乡村振兴道路。学生们纷纷表示,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将持续弘扬“改革创新、敢为人先”的小岗精神,积极投身乡村振兴,为探索家乡的乡村振兴发展路径作出新贡献。

“这堂思政课不仅让我回望了农村改革的历史起点,更看到了改革在新时代的延续与发展。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应当从这样的历史与实践中汲取力量,关注乡村发展,思考时代使命,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发展的浪潮中,为乡村振兴、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上海对外经贸大学2024级中英专业的李子文同学说。

“十八个红手印的故事早已镌刻在改革丰碑上,而今日小岗村在乡村振兴道路上的新探索,则展现了改革精神的延续与升华。”上海对外经贸大学2024级英语专业的范书含同样感慨万千,这堂大思政课,让新时代青年学子感受到的不仅是一个村庄的变迁,更是一个民族在追寻共同富裕道路上的坚定步伐。大家相信,小岗村的实践证明,唯有不忘初心、敢为人先,才能在新时代续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记者从学校获悉,此次“大思政课”是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与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在挂牌共建“大思政课实践育人基地”后,第二次开展的“走进”系列大思政课,通过邀请基层一线的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走进校园,将改革开放的生动实践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未来,双方持续开展共商共建共享,深入推进大思政课高质量发展,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作出积极贡献。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